第(2/3)頁 “您讓何飛寫的奏章,朝廷已經收到了。正是因為何飛強調是殿下您的看法,所以朝中閣老重臣們才比較重視。”葛松道道:“他們早在十幾天之前,便已經發文給長江的沿岸省份、城鎮,要求他們做好查缺補漏的各種準備。 可惜了您之前沒說黃河,朝廷也是通過了下面的反饋才知道,今年的黃河同樣不老實,同樣有洪災隱患。希望現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吧!” 柳銘淇又不是神仙。 他只是在經過長江的時候,發現了長江的不對勁兒。 長江和黃河又不是同一條起源河流,當然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但是柳銘淇這幾天自己也覺得驚駭。 長江和黃河同時肆虐,同時發生洪災的次數,在歷史上來說,都是少之又少吧? 天知道為什么會讓大康朝給遇到了! 苦命的皇帝,苦命的老百姓啊!! 想到這兒,他忽然道:“對了,今年的糧食都收割了嗎?” 按照正常的光景,應該是等到七月份才收割糧食的。 現在距離正常的收割時間,還差大概十天半個月,如若是在這時候水稻田全部被淹,那民眾們才會哭! 葛松道點頭:“之前下雨的第一天,我就讓全省靠近長江水道和岷江水道的地方,全部都趕緊收割糧食。就算是受災嚴重的宜賓和重慶地區,也絕大部分都搶收完畢,現在只待天晴了!希望千萬不要再繼續下下去了!” 水稻和小麥收割了之后,是需要曬干脫去水分的。 否則被水浸泡著,或者一直處在淋濕的狀態下,是沒辦法長久保存的——就相當于我們煮飯之前泡米一樣,這樣的能儲存幾天? 倘若一直下雨,一直沒辦法晾曬,水稻收了也是白收,老百姓照樣損失慘重。 柳銘淇也知道這一點,他笑道:“今天的雨已經小了一點了,說不定一些地方已經停下來了……夏天天氣熱,只要不下雨,地面很容易就干的。” “希望如此吧!” 葛松道頓了頓,又說:“殿下,不知道遇到這種情況,您覺得在四川,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還能怎么做? 賑災兩個重要法寶,方便面和帳篷,只要有了這兩個,解決了吃和住,基本上什么都能安穩下來。 可惜現在這兩個東西都很欠缺,只能另想他法。 “對于怎么梳理河道,清理田地,我沒有好的辦法。”柳銘淇說道:“不過在那么多災民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有幾點需要注意。” “你說!” “大災之后最怕有大疫,所以必須要做好防范。首先第一點,一定不能去撿被洪水泡過的家畜來吃,就算是煮熟了也不行。 第二點,千萬不要去用那些污染的洪水,更不能直接喝,需要把水燒開了再喝,這樣就能有效避免生病。 第三就是要做好個人的衛生,對于那些失去家而聚集在一起的民眾,不能隨地大小便,統一修建茅廁最好。 第四,一旦出現了感冒發燒、發生痢疾等等狀況的人,一定要隔離開來,不能讓他們和普通人接觸,這樣可以斬斷人傳人,保證大家的安全。 第五點,成都府不是有大量的蜂窩煤儲備嗎?正好把這些蜂窩煤發放出去,給他們晚上取暖用,一旦暖和了,就不容易發生事情。而且有了蜂窩煤,燒水做飯也會同樣變得簡單起來。” 葛松道自己都覺得有點太過細瑣,“這樣會不會太小題大做,而且老百姓們會覺得約束太多了?他們不照辦怎么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