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他堅決的不同意。 沒想到這事兒讓司馬北知道了。 “有。” 柳銘淇一邊回答,一邊思索著問題。 司馬北又不是沒事干,為什么會關(guān)注這個。 難道是…… 少年的念頭剛剛浮現(xiàn)出來,司馬北果然就道:“既然京城的百姓們不愿意,就讓蜂窩煤工坊遷移到我們新野縣來吧!我們這里老百姓吃苦耐勞,而且每天的工錢又低,保證比京城的好。” 你這話要敢在京城說,非得被打死不可。 柳銘淇和聲道:“這點好處還不足以讓我被打動,京城才是我的根,我沒有理由照顧外面的人,不照顧身邊的人。” “其實我們新野真的比他們好。”司馬北道:“別的不提,我們的交通優(yōu)勢就很大。上次您發(fā)往湖北湖南的蜂窩煤,從京城過來到我們這里都要三天時間,更別說再到湖南湖北了。 而在新野這邊生產(chǎn),不但更加便宜,而且還更加便捷,從我們這里到襄陽,快馬加鞭不過是一天就能抵達,即便是到湖南的張家界,四天五天就到了,這多節(jié)約時間啊?路途成本也節(jié)約了,不是嗎?” “對!” 柳銘淇認真的點頭:“你說的都對。” “既然好處這么多,所謂的照顧京城老百姓,也就無從談起了。”司馬北道,“反正您覺得煤炭灰塵會污染空氣,讓人們的呼吸受到影響,得疾病。我們新野這邊的民眾不怕。” “嗯?” 柳銘淇望向了他。 不對啊。 你法家之人,不是該愛民如子嗎? 怎么明知道這是污染環(huán)境和空氣,對子孫后代不利的事情,卻要搶著來做呢? 察覺到了柳銘淇的眼神,司馬北苦笑著道:“您別看著我,現(xiàn)在許多老百姓連飯都吃不起,哪里還管什么污染空氣?管什么煤炭灰塵吸多了會讓人得病?” 司馬北說的這些話,全都是柳銘淇說的。 少年既是在跟那些干活兒的人解釋,為什么要搬遷很遠,又是在跟京城的人們普及一下健康知識。 可惜沒有多少人相信。 或者準確的說沒有多少人當回事兒。 窮人只關(guān)心吃喝。 富人也只關(guān)心享樂。 這些生病的事情,等得病了再說吧。 沒想到遠在新野的司馬北會去了解這些,而且聽他的說話,好像也認同柳銘淇的觀點。 “你不覺得我這樣是小題大做?”柳銘淇反問他道。 “如果為了老百姓好,都是小題大做了,我寧愿這樣的小題大做多一點。”司馬北很耿直的道。 少年笑了,“不過司馬縣令,我可是聽你的人說了,你挖掘了水渠,開拓了數(shù)十萬畝土地給民眾們種地,讓他們免費耕種五年,五年之后再談買賣。新野縣應(yīng)該人口不到三十萬吧?你還有那么多窮苦老百姓要安置?” 蜂窩煤工坊好不好? 當然好! 別說是現(xiàn)在,就算是到了現(xiàn)代二十一世紀,能解決幾萬人就業(yè)的,甭管什么企業(yè),都是好企業(yè)。 難道有污染就不做了? 愚昧! 那我國的那些煤礦企業(yè)、礦山開采企業(yè)是怎么活下來的? 柳銘淇的蜂窩煤工坊給的酬勞又很高,這么兩三萬人的干活兒下來,足以養(yǎng)活自己的家人差不多十幾萬人。 新野才多大? 能解決十幾萬人的生活,那是多么大的事情? 別說是新野了,就是襄陽、南陽、許昌等等周邊的府城,這十幾萬人的份額都顯得不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