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妙味樓還是保持以前的特點,屬于中等檔次的酒樓。 不過比起別的酒樓來,妙味樓的生意確實要好太多。 和之前自己本身比較的話,生意好了兩三倍。 倒不是他們本身菜肴的味道做得更好了,而是因為柳銘淇這個圣人。 原來的掌柜是展書,不過被調任到了第一蜂窩煤工坊去了。 新近接任京城妙味樓掌柜的是中關鎮妙味樓的掌柜任星。 任星才三十五歲,因為長期在中關鎮跟那些商人們打交道,嘴皮子非常溜,心思也特別的多。 他去年接任的時候,便讓人在墻壁上寫了好幾個版本的《將進酒》,以此來吸引客人們。 你還別說。 很多文人雅士就吃這么一套。 柳銘淇的《將進酒》雖然是豪放派的,但許多性格比較軟的文人,反而是更喜歡這樣的風格。 再加上妙味樓的價格并不貴,二三兩銀子就能吃很不錯的酒席,大家五六個人基本上三五天輪一次,一個月下來也才幾兩銀子。 十一月底開始的暴風雪封城過后,京城憋了許久的人們,更是爆發了在外面吃喝玩樂的熱潮。 妙味樓也是火爆的地方之一,經常等位需要一個時辰,弄得大家怨聲載道。 因此在跟裕王妃申請之后,任星把旁邊的兩棟樓給買了下來,經過一個多月的裝修,把三棟樓連在了一起。 這下子妙味樓面積一下子變大了兩倍,尋常情況下坐五十桌都沒有問題,外加還有七個包廂。 說起來還有點意思,旁邊的兩棟樓都是三樓,而妙味樓是只有兩樓。 任星并沒有把妙味樓再搭建一層,而是讓兩棟樓之間搭建起一個長長的走廊,走廊上還裝飾得非常文雅漂亮,這樣看上去更有一些雅致的韻味。 七個包廂便全都在兩棟樓的三樓上。 雖然裝修花了很多錢,價格卻還是那個價格,服務還是那個服務。 不過變化得最大的一點卻是任星又在進門的大墻壁上面,托了一個書法極好的大家,寫了滿滿的一篇《勸學》。 那位京城赫赫有名的書法大家聽說是寫《勸學》,什么潤筆費都不要,只求自己最后能落款,表明是自己寫的。 這個便宜不占是傻子,任星馬上同意了。 《將進酒》的加持不夠,再加上了《勸學》的話,基本上這個世間就沒有什么人可以打的了。 不僅僅是本地的文人學子們喜歡。 那些因為去年殿試推后而留在京城的眾多考生們,沒辦法見到裕王世子,親自討教,便只能來這個他家開的酒樓,沾一沾福氣。 萬一得到圣人的氣勢眷顧,最后就金榜題名了呢?! 再加上那些來京城游歷的讀書人,也是要瞻仰一下據說得到了裕王世子稱贊的“妙味樓書法《勸學》”,一天里面就沒有幾桌是空著的。 由于每天晚上吃酒席的人實在是太多,故而蕭素琴把答謝酒宴定在了中午。 戲曲九仙們也很理解。 畢竟這里可是讀書人的圣地,自己一群人晚上夾雜在他們之中,哪怕是在包廂里面,吃得也不自在。 …… 到了妙味樓,此刻時間還很早,但一群伙計們已經開始了忙碌。 之前裕王府有五家妙味樓,里面從伙計到廚師再到掌柜的,全都是府里派出去的人。 如今可不一樣了,哪里都需要裕王府的自己人坐鎮,所以除了廚師、賬房和掌柜的之外,其余的小二、跑堂、做雜務的,全都給調走了。 在這里干活兒的人們,也就是正常的雇傭。 不過他們也是干勁兒十足,因為掌柜的說了,誰要是干得好,就會成為裕王府的仆人,從此吃香的喝辣的。 老遠的看到了馬車,看到了醒目的大柱,接到報告的任星便跑了出來。 “喲,殿下您怎么來了?”任星滿臉的笑容,“還有小夫人,您來這么早呀?我們這邊的三樓已經布置好了,別的客人中午上不去,就咱們自己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