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殊不知,只要現在不再送蜂窩煤爐了,柳銘淇的成本壓力一下子消散不見。 之前一天生產兩千多萬個蜂窩煤的時候,成本是一文五厘,從蜂窩煤工坊拖出去之后,毛利都達到百分之二十五,純利潤高達百分之十五。 在現代,任何利潤高達百分之十五的,都絕對是屬于高利潤行業。 因此別看蜂窩煤一個才兩文,賣三千萬個純利潤也達到了一萬五千兩銀子。 現在每天出產五千萬個,就是二萬五千兩銀子的純利潤。 田榮、池三在算賬的時候,都忍不住感到驚駭無比。 區區一個兩文錢的生意,居然能占據裕王府的利潤第一? 花香精油、白糖和大白兔奶糖的利潤比遠遠高于蜂窩煤,可架不住人家產量大啊! 你說有了這么高的利潤,柳銘淇怎么好意思說讓減免煤炭費用? …… 不過現在柳銘淇還面臨一個事兒,是必須要馬上解決的。 那便是制造蜂窩煤的時候的環境污染。 第一蜂窩煤工坊倒是距離京城三十多里路,污染一時半刻沒關系。 但第二蜂窩煤工坊為了照顧京城內外的老百姓們進工坊干活兒,就在城外不到五里路。 冬天的氣溫低,風不大,還看不出來。 可如今到了春天,春風吹得呼呼作響,連帶著蜂窩煤工坊里面的煤炭粉末也卷到空中,等到飄落下來時,很多都落在了京城的屋頂上和地上。 裕王府的樓頂和地面能看到,就連皇宮里也是。 當然了,大家都沒有這個意識,不知道什么叫做空氣污染,更不知道煤炭粉末對呼吸道的影響。 長久的這么下去,京城里面必然大部分人生病,特別是老人,那可受不了。 因此柳銘淇肯定要將這個第二蜂窩煤工坊給遷移了。 地方自然是開拓地帶,而且距離京城同樣要有四十里地左右。 最好有山巒可以阻擋一下,煤炭粉末不會飄向京城的才好。 至于京城里的人愿不愿意去干活兒,柳銘淇也有辦法。 他們不是分成早晚兩班嗎? 京城的官道路最好走,由馬車接送,半個時辰便可以走一道單程。 這樣他們頂多在上下班多花費一點時間,別的什么費用都不出,當然很樂意。 雖然這么好幾萬人的接送,需要的馬車費用不低,但相對于每天二萬五千兩的利潤,那真是不值一提了。 為了保護環境,犧牲一點經濟利益也是正常的。 …… 今日雖僅四更,然已接近15000字~~~ 自己都要夸獎一下自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