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年三十二的唐五是帝京府下屬的通縣王河村一個普通的村民。 農民普遍沒有什么名字,頂多就是姓氏后面加一個排行就夠了。 因為附近有好幾座大山,山勢平穩又不陡峭,而且還有一條王河流淌經過,他們這個山下的村子以前是畜牧為主。 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把水牛養大,然后賣給周邊的民眾們。 就連京城的一些富農,也有買過他們的水牛。 由于百年以來這里已經形成了產業的規模化,所以村子里兩百多戶人家,一共養了一千五百多頭水牛。 官府也特意安排了衙役,每個月過來檢查一次他們的水牛數量。 賣給誰了,哪些牛病死了……這些都要詳細記錄,主要是怕他們私自宰殺拿去賣錢。 市場上生鮮牛肉的價格可高得很,一斤能賣一百文以上,幾乎就是豬肉的十倍。 雖然家家戶戶都在養牛,可是王河村的村民并不是很富裕,充其量也就是夠個溫飽。 但那只是以前。 現在可不一樣了。 王河村已經被京城里面的收購商給擠爆了。 他們要的不是小牛,更不是成年健壯的公牛,而是母牛產下的牛奶。 尋常來說,水牛奶這東西尋常也不值錢,如果小牛喝不完,都是家里的小孩子喝了。 畢竟牛奶保存不了多少時間,也不可能拿到外面去賣。 水牛奶有那么一股子的淡淡腥味,富貴人家喝不慣。 然而,從秋天開始,京城來的收購商就過來講,讓他們每天擠出牛奶,裝進桶里,有多少收多少。 價格還不低,一斤牛奶就是三十文。 三十文的價格,在不是災患的年頭,在通縣已經可以買兩斤米了。 即便是蝗蟲剛剛肆虐過的秋天,買一升大米都足夠,或者能買三斤豬肉回家吃。 有這么好的事情? 收購的商人也不含糊,每家可以產牛奶的都給了二十文作為定金,讓他們不要擔心。 大家將信將疑的做了,結果每天人家一大早過來檢驗好有沒有摻水,只要合格的,裝上車子就走。 三十文的價格,給得非常干脆。 這下子大家高興了,直接把喝牛奶的小牛給趕到了一邊,每天都盡可能的把牛奶集中起來賣錢。 沒過多久,又有收購商找上門來,尋求他們的牛奶。 這一次給的價格更高,三十五文一斤。 村民們馬上就背叛了自己的收購商,轉投他主。 接下來又是四十文……一路飆斤到了現在的五十文一斤。 如此高的價格,讓所有王河村的人簡直想都不敢想! 但卻又是真實存在的,每一天那些收購商都是搶著來收購。 農民們這下子選擇面可就大了。 只有那些給錢爽快,不刻意為難人的收購商,才能收到他們的牛奶。 可是有一點,無論是哪個收購商,對牛奶的質量都有最嚴格的要求。 母牛發炎了產出的奶不行,摻水了更加不行,直接被列為黑戶,沒人愿意收他們的——當然了,王河村的村民還沒有這種無恥的人。 唐五后來才曉得,之所以收購量這么大,要求這么多,原因是京城里面的富貴人家,包括皇上在內,都喜歡喝奶茶,吃一種叫做雙皮奶的東西。 這些都是要靠水牛奶才能做成的。 甚至于京城里面的裕王府,還利用這個水牛奶做了一種叫做大白兔奶糖的吃食,簡直是風靡了全京城,一顆都能賣到一百文! 天哪! 一顆糖能有多大? 一斤牛奶才多少錢? 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可唐五也沒有想過自己去做一下大白兔奶糖。 想來這種糖里面是加入了兔肉的,那就有些復雜麻煩了,根本做不了。 他只是專心做自己的事情。 唐五因為小時候家里比較窮,自己又是排行老五,所以根本沒有分得什么家產。 他小時候就是替村里地主富戶們牧牛的。 因為有了長期的經驗,凡是經過他照顧的牛,必然長得肥壯有力,母牛也是生小牛很順暢,完全沒有卡死了一尸兩命的情況。 所以漸漸的他就利用地主富戶們給的賞錢,自己買了三頭看起來快要病死的牛犢子,把它們給安穩的養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