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輛雪橇車沒辦法去管了,反正他們身上都背著小包,里面有吃的,再加上馬兒,應該能找得到路回來。 就算不行,到了湖北襄陽的西洼村等著,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接下來工匠們干得便更是起勁了。 他們一口氣在打造大中小三種尺寸的雪橇車。 第一輛小型雪橇車打造完畢,堆放在上面用油布包裹起來的物品,除了大量的麩糠和大米面粉之外,還有蜂窩煤和蜂窩煤爐。 第二輪的雪橇車再次緩緩啟程,也帶走了無數人的期望。 這一次就是正式的運送物資了。 他們只求能運送到西洼村就是第一步的勝利,別的后面再說。 西洼村那邊呆著的可不僅僅是西洼村的村民,襄陽府的正五品同知崔振宇已經率眾抵達了西洼村,隨時準備和新野縣聯系。 這也是提前用飛鴿傳書做好的準備。 剛才第一輛雪橇車過去又發了一次飛鴿傳書,現今再發了第二次。 提前做好準備的可不僅僅是襄陽府,還有孝感,還有浙江與安徽和江西的交界、江蘇與安徽的交界。 這些地方的大員都應該先后接到了飛鴿傳書,在急切的等待著柳銘淇這邊的實驗結果。 一旦實驗成功了,圖紙和尺寸也會立刻發過去,讓他們按照標準來做。 這樣成百上千的雪橇車才會被做出來,幾百萬石、幾千萬的大米面粉和麩糠,才能進一步的運輸到災區。 所以,在這個時候,柳銘淇所在的這里,就是全大康的中心。 大家都在等著他的好消息。 當然,這對柳銘淇來說,完全不是什么壓力。 如果堂堂的二十一世紀的物理學博士,連這個雪橇車都做不好的話,老師會越過時空來劈死他的。 工匠們繼續在按照尺寸標準做雪橇車。 他們都使用柳銘淇帶來的標準尺子,保證每一個零部件基本上能做得同一尺寸,然后如果零部件壞掉,也好更換。 通過了第一次的成功,又有柳銘淇帶著方磊、巫夜霜和柳銘宥一起在旁邊指導,教他們怎么做統一尺寸和安裝,他們很快便變得更加熟悉。 在木工制作和拼接這方面,他們比柳銘淇等人又要專業多了。 一個時辰之后,就在柳銘淇還在檢查第一輛組裝起來的雪橇車時,那邊的縣尉大喊著飛跑了過來。 “到了!到了!第一車的木頭到了西洼村了!!” 縣尉的聲音是大吼出來的,周圍所有人都能聽到。 凡是聽到的人都露出了笑容,無數人心頭的一塊大石頭也落了地。 “成了!” 熊大寶大吼了一聲,雙拳高高舉起,說不出的釋然和慶幸。 許多人見到有人帶頭,也跟著大吼了起來。 特別是一群木匠們,他們生怕自己的勞動成果是廢品,耽擱了救災。 現在看來,小王爺果然是天才中的天才,是大家所說的圣人! 這雪橇車本來就該如此的中用才對! 人就是這樣,一旦做的事情有了奔頭,那就干勁兒十足。 木匠們做起事情來,也是越發的認真仔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