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為甩手掌柜,對于第二蜂窩煤工坊的事情,柳銘淇只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是把在小葛村的展書調到了第一蜂窩煤工坊,代替池三。 第二便是讓池三去組建第二蜂窩煤工坊的一切事宜,并且告訴他,爭取五天之內在這邊實現蜂窩煤日產五百萬塊的目標。 然后他就不管了。 作為一個物理和化學的理科男,讓柳銘淇負責這么大大小小的事務,實在是難為了他。 幸好家里有人幫忙。 池三是和裕王府簽了死約的,他的父母、爺爺奶奶都是裕王府的人,又是從小和柳銘淇一起長大,根本就不用擔心他的忠誠問題。 至于說權柄過大的弊端,那也要等許久再說了。 現在裕王府還有裕王妃在掌舵呢,家里三大主管哪一個都占據著比池三更重要的位置。 而且如今處于發展階段,一切以發展為主,其余的事情可以暫時放下。 柳銘淇有空了,于是便加緊了對熊孩子的管教。 壽王已經有了“柳銘淇恐懼癥”,即便是前幾天柳銘淇忙著做蜂窩煤工坊的事兒,即便是《勸學》已經全部背誦完畢,他也不敢偷懶。 除了背誦,他還要做不斷的詮釋了解,雖然這些詮釋都是柳銘淇寫的,但要怎么理解,卻還得看個人的功夫。 柳銘淇用的方法可不怎么友善。 他不會一句一句的抽背誦,而是亂七八糟的打亂順序,還用迷惑性的語句來出選擇題。 壽王才七歲多,哪里看過這些套路? 每天不被打三五次,都不算正常情況。 陳貴妃不知道背后罵了柳銘淇多少次,可仍舊沒有用。 …… 下午時分,柳銘淇剛剛進宮,就發現了天色已經昏暗下來。 但鵝毛大雪卻還是不停的在下。 算一算時間,如今已經到了十二月的中旬,大雪差不多下了十三天時間,居然沒有停歇。 難怪皇帝和大臣們這么心急了。 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紀,這樣的天氣都有很多農村人受災、城里人叫苦不迭,更別說是在古代。 老百姓們現在唯一的心愿,恐怕不是什么明年豐產豐收多賺錢,而是一定要努力活下來。 作為一個要臉的皇帝,一個希望能有好風評的朝廷,當然不希望在史書里出現“xx年暴雪,因為皇帝和大臣應對不力,造成xx人死亡,實乃人間慘劇”的記載。 正在感嘆著往前走,柳銘淇便看到一個宦官,手里提著一筐東西,一瘸一拐的在前面艱難行走。 或許是太累了,韓安想要停下歇一歇,但就這么一停,忽然覺得渾身沒有力道,直接就軟綿綿的癱倒下去。 就在此時,忽然一只手拉住了自己的胳膊,順勢將自己給扶了起來。 “謝……謝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