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別看天氣一天天的冷了,可能再有半個來月就得下雪了,但京城的氣氛還是一直很火熱熱鬧。 今年雖然遭遇了很多的災害,但是在蝗災之后,也開始清凈下來了,大家都期盼著能夠過一個好年。 雖然冷了起來,災民們依舊在熱火朝天的干著活兒。 無論是修建水利工程,還是修繕城墻、道路等等,他們爆發(fā)出來的力量,遠遠超過和他們一起干活兒的京畿地區(qū)本地工人們。 說一頂二肯定有點夸張,但兩個人頂三個人是絕對不過分的。 帝京府府尹苗炎和京畿總督熊文慶很難得有這么充沛又肯干的勞動力,這么兩個多月的時間忙得不亦樂乎,把歷年以來累計下來的許多工程全解決了三分之一。 估計到了明年開春的一月過后,差不多能解決掉一半。 要不是太不厚道,他們都想把這些人再留一年了。 災民們拿到的工錢是實實在在的,而且麩糠的價格始終被朝廷保障,沒有漲價,甚至這段時間因為秋收糧食到了,還有一些跌價。 除了吃喝之外,他們的各種日常消費也是要花錢的。 幾十萬人的消費,雖然是非常低端,可也促進了很多產業(yè)的發(fā)達,生意的紅火。 連帶著京城做各種買賣的人們錢也掙多了,日子也好過了不少。 京城人有了錢,那就得消費,沒有什么存起來的習慣。 平日各種檔次的茶樓,幾乎是都坐滿了人,各種小飯館、大酒樓什么的,也是人滿為患。 也就是在今年蝗災期間,這些人收斂了一點,結果現在又開始嗨皮起來。 更別提如今比起往年來還有更好玩的東西。 那便是柳銘淇推出的三大球。 馬球、足球和橄欖球。 雖然大家不大知道什么是“橄欖球”,可對于這種比賽方式,卻是很快便懂了。 橄欖球、馬球和足球,分別吸引了帝京城各種不同階層的人們。 馬球自然是那些官宦子弟和讀書人士們最喜歡的。 足球適中一點,高低貴賤都喜歡看,尤其是一些小老板和店鋪主們,是其中的主力軍。 窮一點的老百姓們,最喜歡的當然就是橄欖球了。 這也和他們自己所處階層不同,從而喜好的方式和內容不同有關。 馬球需要長期訓練馬術,并不是一撮而就,所以能接觸到這個方面的,無不是帝國的精英。 窮人連馬都沒有,怎么騎馬,怎么來玩馬球? 橄欖球就走了另一個極端,簡單、粗暴、蠻橫……沒有別的話,就是干。 經常打著打著就變成了打人,然后受傷的被抬下,一群人被罰下,接著一群人又上來干。 但是這樣最能激起小老百姓們被壓抑的性格中熱血的一部分啊。 他們平日里沒辦法發(fā)泄,在橄欖球場上面大吼大叫,發(fā)泄出心中的郁悶悲苦,這就很爽。 但橄欖球的觀看人數卻又不是最多的。 最多的反而是最中庸的足球。 看足球比賽的不僅僅有男球迷,還有女球迷。 女人們對這種既不脫離實際,又不粗俗的比賽非常喜歡,多看幾次之后也來了興趣,所以經常成群結隊的去看。 景和帝是把舉辦權交給了柳銘淇的,現下基本上正規(guī)的比賽都是禁軍九衛(wèi)在打。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軍隊,軍隊組織這種比賽隊伍,那簡直是輕而易舉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