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柳銘淇覺得自己和皇宮有緣。 昨天才來了一趟,今天晚上又來了。 皇帝接見他的地方還是御書房,不過今天御書房的人很多,一看全都是氣度沉穩的武夫。 柳銘淇認識的高敬在,方開岳也在,江少吉也在。 稍微一琢磨便曉得,這群人不是禁軍九衛的大將軍,就是將軍,屬于大康朝武將之中最為頂級的一群人。 他們望向柳銘淇的眼神,都有些激動和亢奮。 少年是聰明人,看到了方開岳,自然也就明白到了,多半是單筒千里鏡的緣故。 果不其然。 坐在御椅上的景和帝,拿著一柄單筒千里鏡道,“銘淇,這又是你做的?” “對。” 少年爽快的回答道。 “怎么做出來的?”皇帝好奇的問道,“我黃昏的時候拿著看了許久,如果站在高處的話,整個皇城的大概風貌,都能看得清楚啊。” “制造方法是秘密。”柳銘淇一本正經的道,“看到這么多將軍,我想起了如果室韋、西羌這些蠻子們如果得到了千里鏡的制作方法,那對于我們可是一個災難,所以還是不說的好。” 一群武將們連連點頭。 他們肯定是想到了把千里鏡用在軍事用途上面,也同樣想到了不能讓敵人得到這種寶貝。 “但是如果只有裕王世子殿下能制造,時間花費許多不說,也不夠我們大家用的啊。”一個壯碩的將軍皺眉道,“起碼要配備到校尉一級吧?而且還有那么多的邊軍,駐守將軍等等,還要算上損耗,300個都不算多。” “可不止武將方面。” 景和帝搖頭,“水運航道要用、工部修建、南北水師也要用,起碼要再增加200個。” “做不出來這么多。” 柳銘淇攤開了手,“打造一個千里鏡很難,不但需要的材料難找,更加耗費時間。” 少年這就是在信口雌黃了。 他做這個單筒千里鏡,只是用了一個時辰。 千里鏡的原理說穿了不值錢。 只要用一塊凸鏡和一塊凹鏡重疊在一起,便能實現放大遠方物體的作用。 兩面鏡子越是打磨得精細,那么放大效果便越好。 他做好玻璃后,自己打磨了一塊凸鏡和凹鏡,再讓家里的鐵匠用銅皮包裹起來,便整體齊活兒。 稍微麻煩一些的,還是之前制作透明玻璃的過程,但作為一個物理和化學的博士,制造玻璃也只是稍微花點時間而已。 制造玻璃不可能只做那么一點,現在柳銘淇工作室里面的玻璃一大堆,讓人幫著打磨的話,最多十來天時間,就能做出幾百個來。 但是! 俗話說得好,輕易能得到的東西,絕對不會珍惜。 如果這一次柳銘淇十天之內交出了幾百個,那么他們就會覺得來得很容易,不會好好當成寶貝一樣的珍惜。 因此丟掉、被盜竊掉都有可能,流傳出去的風險很大。 一個兩個的千里鏡被蠻族、海外小國們得到,這不是什么大問題,可如果他們得到的多了,那對大小兵團的作戰,都是一種災難。 只有這些將軍們自己好好的珍惜,才會盡可能的降低失竊的風險。 所以,柳銘淇不能給得這么容易。 至于少年怕不怕他們仿造出來? 不怕。 如果有現成的材料,依葫蘆畫瓢的打磨一塊凹鏡和一塊凸鏡,那是有可能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