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柳銘淇知道此刻趙有金的心思,他也會非常的贊同。 就跟他贊成和大人的換麩糠主意一樣,能救活老百姓,讓他們不餓死,就是一個天大的功勞。 想要讓老百姓每頓都吃上大米飯……呵呵,柳銘淇自己都沒辦法做到。 過了幾年,紅薯普及開來了,倒是看看能不能覆蓋大部分的民眾。 在趙有金的陪伴下,柳銘淇先去看了看豬圈,又去近距離看了看小豬們,滿意之余,又給趙有金說起了今天的來意。 “趙村正,我記得你們村子背后有一條桂花河,是汴河的支流,對吧?” “對。” “它平日里水流充沛,還有好幾個落差很大的地方,對吧?” “對!” “你帶我去看看。” “好!” 趙有金不知道柳銘淇想要干什么,卻隱約覺得有好處,便帶著少年去了山丘后面的河流。 桂花河并不寬大,約莫就是十來米的寬度,不過水流卻明顯的湍急。 站在山丘上便能看到,它圍繞著山丘和小村莊轉了一個半圓形,隨即就往東北方向流去。 因為地勢的原因,河流從一開始就有一個大約十來米的落差,從上面傾泄下來,然后接連又是兩三個比較小的落差,遠看跟臺階差不多。 “它冬天還有水嗎?”柳銘淇問道。 “有啊,一直都有的,只不過會少一些。”趙有金道,“在我印象中,這么四十來年,桂花河應該只有兩三年特別干旱的時候才枯竭了。” 一個國家的都城選址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除了安全之外,便是水利了。 在我國之前的漢朝和唐朝,這么偉大的朝代都選在了關中的長安城定都,是為什么? 你別看現在的關中平原小得可憐,甘陜地區到處都是水土流失什么的。 在1000多年前,人家那里就是黃河經過的地方,那時候黃河還是很清澈的,充足的水域,就造成了長安這座古城什么都不缺,也造成了周圍到處都是產糧區域,自給自足都可以。 只不過是隨著黃河的不斷改道,隨著沿岸樹木的不斷砍伐造成水土流失,才漸漸的使得長安失去了重要性,最后才轉到別的城市定都的。 帝京府本身的防御可能不夠雄渾,不過上面有河北的大名府頂著,還有黃河天險,更有精銳的禁軍將士,在安全上已經得到了保證。 何況正對著帝京府上方的草原乞顏族,連統一都沒有完成,全是上百個大小部落連年征戰,根本沒有能力來殺入京畿地區。 然后,帝京府周邊除了黃河,還有四條河流經過,澆灌了整個中原平原,讓周圍的幾乎近千萬民眾不用挨餓,這才是重要的定都原因之一。 柳銘淇知道,帝京府周邊不容易缺水,聽到了趙有金的描述,心中更加穩妥了。 “趙村正,想不想讓村民們多點收入?”柳銘淇問道。 趙有金早就估計到了柳銘淇有什么想法,不然也不會來看這條河了。 聞言他更是沒有猶豫:“小王爺,您怎么說,我們怎么做,小葛村全聽您的!” 聽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