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了八月份,從兩湖區域傳來了消息,在兩湖區域肆虐了足足二十天的蝗災終于是徹底的消失了。 這一次的損失,比起意想中損失的要大,卻也比意想中損失的要小。 比意想中損失的要大,是沒有想到蝗蟲居然能肆虐一個多月,從東部到中部,四五個省份照樣,且大部分都是產糧大省,今年這幾個省份歉收那是絕對的事情了。 但這次蝗災卻也比最壞的意想要好一些。 因為柳銘淇提出的“集中使用、以優勢兵力殲滅蝗蟲”的策略,官府在最重要的一些糧食產區,都集中了幾萬甚至十幾萬的雞鴨,讓它們去吃蝗蟲和蟲卵。 如此一來,這些區域的糧食,最多能保持有五成的,最少也能保下三成,好歹不至于出現整個省都顆粒無收的慘狀。 而吃過了蝗蟲和蟲卵的雞鴨,顯得更加美味了,也讓許多饕餮高興不已。 不管怎么說,現在大家都認識到了雞鴨的額外功用,官府都已經在號召,從明年有了余糧開始,大家可以多多的飼養雞鴨,特別是鴨子。 大康朝是有墨家子弟的。 他們通過觀察得出結論,雞一天大約能吃一百來只蝗蟲,鴨子一天能吃二百來只蝗蟲。 如果一個地方能有上百萬只鴨子,基本上就不用擔心蝗蟲災害了。 可這話說來容易,做起來卻有些難。 連最富饒的帝京府都只能聚集十來萬只鴨子,其余的省份老百姓們也就是喂個三五只去賣,根本沒有大規模養殖的可能。 但只要有了準備,知道解決的一些辦法,大家便心里也不會那么絕望了,至少蝗蟲也是有天敵的嘛。 各個地方受創嚴重,自然需要更多的糧食去救援。 雖然之前太子搞了那么一個烏龍,但兩湖地區的賑災,還是按照了之前的方案,用三比一的比例做麩糠粥給災民吃。 景和帝下令的“筷浮落人頭”也被嚴格的實施著。 兩湖地區因為太子斬殺了葛池,嚇得一群官吏手腳都不敢動什么,生怕刀落到自己的頭上。 山東和幾省交界的沖積平原地區,朝廷早早的便派出了大量的御史、還有繡衣衛的探子,動用武力斬殺了幾十個大大小小貪墨的官吏,也算是穩住了局面。 況且這些官吏很聰明,他們在知道了朝廷對兩湖區域的賑災方案之后,便連續用八百里加急詢問,能不能也讓他們用三比一的麩糠粥來賑災? 考慮到了山東受災的情況,還有他們本身的艱巨任務,朝廷還是同意了。 畢竟山東下面就是江南,江南地區本來就是魚米之鄉,麩糠這樣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如果買得多,四比一、五比一的兌換都可以,這樣便能大量的節約糧食,以作不備之需。 至于京畿地區就更不用說。 京畿總督熊文慶本來做事情便是四平八穩,涌入的幾十萬災民被他安排得妥妥當當,沒有出什么亂子。 還有帝京府府尹苗炎,面對擠在京城城墻外十里的十來萬逃荒災民,自己親自抓各種安撫事宜,攝于他的赫赫威名,巡捕、衙役和軍士們沒有一個敢亂來的。 當然了,京畿行省和帝京府是有著天然優勢的。 江南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通過大運河運送到了京城,使得京城倉庫的糧食減少數量,一直在一個很合理的范圍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