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寶仁與身前的‘金錦勁’身上突然間分出了數十道幻影,彼此之間廝殺在了一起。 在一處戰場中,‘金錦勁’細嫩的小手無聲息前探,刺向了張寶仁黑袍下的雙眼,但還未至其眼前便被張寶仁反手捏住了脖子… … 另一個戰場內,兩人以精妙的勁力變化在方寸之間對拼了數十招,最終在其逆境之時被張寶仁鎖住了全身… … 另一邊其白嫩的皮膚忽然變得通紅,渾身上下都往外滲著血珠,比身體上更為慘烈的卻是氣勢。 仿佛一個戰至絕境的孤兵誓死一搏。 以拳作槍,普通的直拳卻帶著一種慘烈強大的聲勢。 張寶仁也同樣是一拳打來。 兩拳相撞,轟…本來行駛的馬車忽然四分五裂。 殘骸內張寶仁紋絲未變,而‘金錦勁’卻成了一攤爛肉。 … 又一處有一道寒芒自其腰間彈出,這是一把柔弱似水又堅韌無雙的軟劍,軟劍以詭妙之勢將張寶仁全身籠罩在內。 叮! 其勢還未展開便被兩根手指死死的夾住。 … ‘金錦勁’跳起虛晃了一招,然后從窗口躥出,其后卻有一道金光乍現,劃破天際…… 數十個戰場之中,數十個不同的變化,‘金錦勁’或死、或殘、或被傷、或被擒…沒有贏哪怕一次。 下一刻,被分出的那數十道身影又重新復位。 世界又變得真實了起來,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什么,都沒有變。 ‘金錦勁’迅疾萬分又輕柔無比的靠入張寶仁懷中,張寶仁身上一震寬大的兜袍便被繃起,同時雙手仿若撫琴一般擁來… 兩人便在這方寸之間以精妙的招式與勁力變化對拼了數十招。 最終‘金錦勁’被逼入了絕境,張寶仁雙手快速精準的點在其全身大穴之上,將之鎖住… 其過程結果與那數十個戰場中的某一處分毫不差。 ‘金錦勁’軟倒在地板上昏死了過去,張寶仁卻也有些微喘。 識海內本來神光璀璨超然若仙的元神,這時變得有些黯淡萎靡。 這是剛才那一變化的消耗。 張寶仁剛才所顯示的變化是他在「元神」大成之后,任務間歇的那幾天中所琢磨出來的一種新的戰斗方式。 自真正踏入修行以來,張寶仁的對敵方式、戰斗方式發生了數次變易。 最早是以“看”為主,憑借著感知為隊友提供鋪助,身份大概等同于斥候。 之后在修成了「縱地金光」與「降龍伏虎」之后,便以「降龍伏虎」為核心整合了身上的四門神通。 以「降龍伏虎」為主,「縱地金光」為鋒,“真我之境”為神,「隔垣洞見」縱覽全局。 初步的形成了戰斗體系。 初戰便斬了“王山君”。 就算之后學會有不少新的神通,但也是往這一套戰斗模式之中充填補充,讓其更加的完善。 「降龍伏虎」所帶來的武道大師境界的核心之要便是“合適”。 所謂的最強武功即是最為適合自己的武功。 隨著不斷掌握新的神通,原有的那套戰斗體系,戰斗模式便不再是那么適合了。 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替換。 而那個最終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卻并非是哪一門神通,而是「六甲奇門」中所攜帶的關于卜算天機之道的知識或者說是‘法術’。 這本來是一種談不上有多精深的小術,但卻因為混沌慶云隔絕內外的原故,將其生生的拔高了不少。 而在「元神」大成之后,張寶仁卻是發現其配合元神來使用,更是堪稱變態。 張寶仁的元神是以《大衍求一決》為神,之后又在一定程度融合了“真我之境”,這為元神帶來了極為強大的演算本能。 這恰好完美地附和了天機演算之道的精意。 更重要的卻是天機卜算之法恰好化作了一個特殊的紐帶,可以將元神與混沌慶云這兩個張寶仁至今最強大的神通,在某種程度上串聯在一起。 于是張寶仁便以這兩門神通為核心根本,以天機演算之道為表皮,重新定下了自己的戰斗體系。 本來想著其初次亮相必然要驚世駭俗,非得一個大妖大魔祭旗開鋒不可。 只是面對‘金錦勁’背后所代表的那位英杰,因為心中的敬意,不敢有絲毫的隱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