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效果-《大唐農圣》
第(1/3)頁
在觀看閱兵的百姓之中,有一個非常大的群體,那就是去年從高句麗遷過來的那些人,在關中的這半年多時間里,他們的生活,當然比在高句麗的時候過的更好一些,這里并沒有東北那么寒冷,朝廷給他們分配的屋舍內,都有暖炕,糧食價格便宜,朝廷也有發放賑濟的糧食,關鍵是今年的春耕,他們幾乎完全沒有什么投入,就收獲了大量的糧食。
現在,他們已經不再對大唐懷有多少仇視心理,反而,打心里愿意在這里定居下來,據經常到村里宣講律法,讀報紙的實習法官說,很快,他們就會住上磚瓦新房,而且,渭南那邊的工廠也很愿意招募他們中的青壯做工,只要拿著朝廷頒發給他們的戶籍,他們與大唐百姓,是沒有任何差異的。
今天,他們所在縣的縣令,里長,將他們集中安排到了一塊觀看閱兵,據說,這是要讓他們親眼見識到大唐皇帝的風采,并且,知道大唐皇帝東征的意義所在。
所以,李世民的豪華閱兵大車,停在了他們和唐軍列陣的中央,那位身材雄壯,儀表威武的皇帝,背對著他們,面朝著唐軍士兵,開始了講話。
“自前隋以來,東方蠻夷之國高句麗,屢犯我中原邊境,所謂何事?”
“皆因其地苦寒,百姓生活困苦,衣服無著,不得已而為之也。”
李世民一句開場白,首先就免去了高句麗侵犯中原王朝的罪過,將其和之前被大唐所滅的突厥一樣,擺在了不得已而為之的境地,把戰爭的原因歸咎為天氣環境造成的。
畢竟,不管是前隋也好,還是大唐也好,在東北方向大規模的戰爭,都是中原王朝主攻,高句麗主守,要說錯,其實兩邊都有錯,而他此舉,是要化解兩國之間,至少是兩國民間之間的仇恨。
李唐立國以來,與高句麗其實并有什么沖突,榮留王在得知李世民滅了突厥之后,就打算跟大唐和平相處了,可在王浩的挑動下,淵蓋蘇文突然搞了政變,還帶兵侵犯河北道,逼大唐交出高德,當然,淵蓋蘇文的大軍在河北道,其實并沒有跟唐軍發生什么實際性的沖突,是蘇定方率領四部聯軍,攻陷高句麗東北方向的十幾座城池之后,這場大戰才拉開序幕的。
李世民東征高句麗的目的,是想要徹底統治高句麗,那么,他就不能讓民間的仇視感繼續存在下去,這對于后續的治理,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出征之初,他就要把名義定好。
先讓兩國的百姓理解之前的戰爭爆發的原因,再將自己擺在正義的一方,這是必須的。
“我李唐立國之后,大力發展民生,物產豐富,足以解決高句麗百姓生活困苦之局,高句麗榮留王生前,就已經上書愿意向我大唐稱臣,讓兩國百姓從此能夠相互依存,過上和平美滿的生活。
然,亂臣賊子淵蓋蘇文,逆天行事,刺殺君主,挑起邊釁,使我兩國人民戰火重燃,相互廝殺,此乃十惡不赦之罪也。
現今,榮留王世子高德,秉承其父遺志,已向我大唐稱臣,并且,在高句麗本土組織了大軍,與淵蓋蘇文的叛軍交戰。
可叛軍勢大,高德不敵,我大唐作為宗主國,不能眼看著治下臣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不去解救。
是以,朕起大軍三十萬東征,志在平叛,還我大唐臣民一個海清河晏的太平天下,你等愿意,隨朕而去嗎?”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世民的每一句話,都需要傳令兵慢慢的重復,然而,十萬大軍,對他的回答,卻是整齊劃一,響徹天地。
這種大喝之聲,再度帶動了觀禮臣民的情緒,此刻,有從軍經歷那些退役老府兵們,都恨不得轉身回家收拾自己的兵器,跟著大軍一起出發,去高句麗,打個痛快才好。
“好。”
眾人的誓言在李世民的大聲叫好之后,終于停了下來。
等場面安靜之后,他又道,“朕有三令,東征將士,且聽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望城县|
宜阳县|
丽水市|
佛教|
北碚区|
三门县|
云南省|
含山县|
萨嘎县|
闸北区|
花莲县|
丰顺县|
巴楚县|
彭泽县|
炎陵县|
江孜县|
鄂伦春自治旗|
涟源市|
吉木乃县|
洪湖市|
吉隆县|
工布江达县|
枞阳县|
南溪县|
甘谷县|
元谋县|
旺苍县|
定西市|
大同市|
米易县|
从江县|
内江市|
繁昌县|
武宁县|
上饶市|
蒲江县|
桓台县|
大化|
万州区|
夹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