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大唐農圣》


    第(1/3)頁

    所有人都以為孫享福接下來會有一番長篇大論,用來說服眾人的時候,孫享福只簡單說了兩個問題,就讓大多數人閉嘴了。

    “諸位大人,我之所以要把農學院建在善陽,有兩個原因,如果大家能想出解決的辦法,其實,建在哪里也無所謂的。

    先說說第一點,北地未來對于農耕技術的需求更大,安北大都護府,以及未來可能實際歸到大唐治理下的薛延陀汗國地界,整個土地加起來,比中原地區(qū)還要大,但是,百姓們大都不會耕種,需要更強力度的農業(yè)技術教學傳播。”

    在這種大的治國方向上,朝臣們的心里其實早就已經獲得了統(tǒng)一,且先別說什么民族融合,這在短時間內是難以做到的。

    其實最開始要做的,就是讓游牧民族放棄游牧,轉為耕種,這就會逐步的讓北方草原變成百里有城池,到處都是良田的局面,這種轉變是一種能讓國家長治久安的策略,早就獲得了大家的認同。

    所以,對于孫享福說的這一條,即便是想爭取利益的關隴世家集團,也沒什么好說的。

    待得大家對事實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后,孫享福接下來說的問題,就更加現(xiàn)實了,道,“第二點,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出錢建學院的是人家王氏,善陽,定襄周邊幾百里范圍的田地產業(yè),近半都是王氏所有,他們出錢,自然是希望農學院建立起來之后,能給自己一些回報。

    如果諸位大臣想在長安,或者關中其它地方建設農學院,其實也可以,你們自己找人出錢修建學院啊!咱們大唐有過千萬的農民,農學院也不是只能開一間的嘛!為了滿足這么多農民百姓的農業(yè)技術需求,開個十間八間都未嘗不可。農部,以及我本人所教授出來的農門子弟,是不介意在任何地方教授農人,關于農學方面的知識的。”

    直接拿現(xiàn)實問題來說事,頓時就讓這些人臨時想要阻止孫享福將學院開到善陽的人,有口難開了,而這時,朝堂上,另一個中層官員較大的群體開始發(fā)言了,那便是五姓七家系的官員,他們現(xiàn)在都將大部分土地都置換到了北地去,類似農學院,醫(yī)學院這樣,能代表國家重心的學府,開設在北地,對于他們,自然是更有利的。

    而且,這兩年關隴世家快速的崛起,已經隱隱有能夠威脅他們五姓七家地位的勢頭,就拿韋氏和楊氏來說,在渭南這一輪的大發(fā)展中,獲利巨大,兩家聯(lián)合的實力,已經不弱于五姓七家中的任何一家,歷史上,長孫無忌就是拉攏了關隴世家集團,才在與五姓七家的斗爭中占據上風的,其實女帝能夠打垮五姓七家,也與長孫無忌和五姓七家斗了個兩敗俱傷有很大的關系,至少她出手的時候,不用像李世民一樣,擔心動作太大,朝廷會出現(xiàn)無人可用的局面。

    “陛下,臣贊同孫都督的提議,北地當下需要開發(fā)的田地,就已經高達過千萬畝,未來,就是突破億兆,也不是不可能,農學院建立在北地,確實更合適一些。老臣雖然不是王氏族長,不能左右族內的決定,但也知道,族內是不可能出這么大筆錢,在長安修建農學院的,況且,關中之地,選擇務工的百姓越發(fā)多了,未來的重心,很有可能在工業(yè)上面,更需要建立的,應該是工學院。”

    “臣等附議······”

    王圭一跳出來說話,頓時就有不少朝臣跳出來支持,連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也紛紛點頭表示認同,因為這是實際情況。

    政治就是這樣,前兩年還與五姓七家慫的不可開交的孫享福,現(xiàn)在,卻已經成為了他們眼中的寶貝疙瘩,不說巴結討好,起碼是不敢得罪,畢竟,他們現(xiàn)在已經成了新的北方利益團體,而孫享福,是北地的主官,利益訴求與他們是一致的。

    楊基這樣的大世家嫡系子弟,腦子當然也是好使的,王圭這話一出,他馬上就找到了新的點,上奏道,“陛下,我弘農楊氏,想出資為朝廷修建一座工學院,請陛下準許。”

    他此言一出,龍椅上的李世民頓時心里一樂,作為這個時代大局觀最強的人,他又怎么看不出,關隴世家集團,與外遷的五姓七家,現(xiàn)在應該說是北地世家集團,已經隱現(xiàn)爭斗的局面了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焉耆| 紫阳县| 称多县| 家居| 泸水县| 洛浦县| 蒙自县| 金山区| 新沂市| 岫岩| 交城县| 壶关县| 洪湖市| 屏南县| 拉孜县| 泰来县| 遂宁市| 湟源县| 兴安盟| 汝南县| 吉隆县| 得荣县| 皮山县| 宜宾市| 治县。| 扎鲁特旗| 濉溪县| 梅河口市| 将乐县| 浦江县| 喀喇沁旗| 体育| 佛教| 从化市| 惠安县| 墨江| 甘德县| 涿州市| 长寿区| 凤冈县| 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