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大唐農圣》


    第(1/3)頁

    簡短的一個照面,孫享福就讓麴智盛認清了事實,大唐可是連突厥都能輕易擊敗的國度,像薛延陀這樣比高昌軍事強幾倍的國家都臣服在了大唐麾下,他高昌算那根蔥。

    “那個,孫都督,我父王的意思,可不是與大唐開戰,還請您三思?。 ?

    麴智盛雖然年輕,可不是傻子,歷史上,侯君集攻破高昌王城之后,他就很識趣的選擇了投降,可見其人并不是那種一根筋的人物,否則,墻頭草一般的麴文泰也不會讓他前來辦這事。

    也無怪乎麴文泰會像墻頭草一樣在大唐和西突厥之間搖擺,實在是以農耕為本的他們夾在游牧民族中間,有天然的弱勢,軍力不夠強,必須要識時務,國家才能延續下去。

    見麴智盛似乎認識到了高昌與大唐之間的差距,孫享福才道,“你高昌國以農耕為本,卻為何投靠了西突厥這樣的游牧民族,與我同樣以農耕為本的大唐作對?”

    “作對?沒有,沒有,都督您可能是誤會了,我高昌無意與唐國作對,只是,想跟大唐交涉一下兩國之間的稅務問題?!濒鹬鞘[手否認道。

    “稅務問題?真是可笑。我大唐商業繁榮,你高昌國不也跟著受益么,商賈多了,你們只要做好沿途的食宿,糧草補給方面的服務,就能獲利不少,卻還想妄圖征稅,莫非你不知道,連我安北大都護府,都從不征過往商人的關稅,為的就是促進商業繁榮,麴文泰如此短視,也難怪西邊諸國的商人都不愿意與你們高昌國做生意了。”

    被孫享福這么一說,麴智盛都差點以為問題是出在他們自己身上了,安北大都護府確實不征收過往商人的關稅,不過那因為它整個就在關外,根本就沒有關口,孫享福從一開始,就給轄區內制定的是交易稅。

    即,只對買賣交易雙方收稅,不交易的過路人,可以不收稅。

    衙門查稅的人,只需要看本土商賈的庫房和鋪子里擺放了那些商品,就知道他們有沒有買賣,單方面逃稅,很容易被追查到,被處罰的代價,可比那一點點的商稅要大的多,所以,大商賈基本會主動報稅,小老百姓的小額交易,漏稅的是有不少,官府基本不追究,算是給小商販和百姓的一些福利了,這種情況,在后世也普遍存在,菜市場外和夜市上擺地攤的,或許有城管管一下,但是沒法收稅,在古代想細抓這個,就更加不現實了。

    “這個,他們不愿意與我們高昌做生意,主要還是因為你們唐國的商品比我們高昌國的好,就拿你們所制的棉衣棉布來說,我高昌可是盛產這種白疊子,也就是你們所說的棉花的,可是我們卻制作不出像你們制作出來的精美的棉衣棉布,所以,我父王的意思,如果大唐不愿意我高昌國向過往商人征稅,也可以,只要貴國將制作棉衣棉布的工藝傳給我國,這事,我國就不再提起了?!?

    聞言,孫享福的嘴角卻是一鉤,原來,這就是高昌國的目的,白疊子原本在大唐,就是一種景觀花物,在盛產白疊子的高昌,也大致是如此。

    是孫享福讓工匠研究出了取籽織布的技術,才讓其變成了經濟作物,而棉花取籽織棉布的技術,目前一直在紡織作坊里,沒有流到外面去,麴文泰是看到了胡商販運過去的棉衣棉布,眼饞這里面的利益了。

    “呵呵,制作棉衣棉布是民間工藝,征稅,卻是國家層面的事情,你高昌國想學習我大唐民間的工藝,自己花錢找門路,派人來學就是了,扯出個稅務問題,卻是枉做小人了。”孫享福故意笑道。

    高昌國要是真的派人來學習大唐的工藝,可就著了他的道了,因為紡織作坊的工匠一直在對織機進行改革研究,就目前所使用的織布機,已經比此前大唐民間所使用的織布機高出了兩三個層次,別說是紡織業并不發達的高昌國,就算是大唐原本專業搞織布產業的作坊,也很難將這個東西搞懂。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市| 高州市| 偏关县| 和平县| 连城县| 宁津县| 天长市| 玉龙| 金湖县| 梅河口市| 吉安市| 扎鲁特旗| 大兴区| 新竹县| 揭阳市| 五大连池市| 龙川县| 皋兰县| 扶风县| 高密市| 罗城| 邵武市| 沛县| 雷波县| 寿宁县| 郴州市| 通海县| 南通市| 政和县| 信阳市| 理塘县| 安阳县| 冷水江市| 横山县| 达拉特旗| 辽源市| 扬中市| 靖宇县| 呼伦贝尔市| 通河县|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