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京師。 朱由校這里因考成結果出來,而特地召見了吏部尚書張捷燈官員,且詢問起來。 張捷則回答道:“稟陛下,非是如此,諸皇子所治之縣,皆有實際政績可佐證。” “是嗎?” 朱由校淡淡一笑。 “臣不敢欺君!” 張捷繼續回道。 “行!” 朱由校回了一句,又看了輔臣們一眼,然后問道:“以眾卿之見,接下來,在外歷練的皇子們當如何安排?” 張捷先道:“陛下,皇子們治縣皆有效果,足見其賢,而以臣之見,不如立即升官,以做其他歷練。” 這時候,劉鴻訓站出來說道:“陛下,皇子們治縣時間不長,可否再留任一年,現在升走,還不能完全體驗到地方一縣之深淺,尤其是一些縉紳較多、胥吏較多且生員較多的地方,饒是精明強干者,恐怕沒有兩三年連縣權都掌控不了。” 朱由校聽后瞅了劉鴻訓一眼,心中頓有所悟。 他發現劉鴻訓敢情才是真正的皇長子黨。 張捷聽后卻有些急切地道:“陛下,按理考成優等,是當升的,不升反而顯得不公,也會薄了皇子們案牘勞形之苦。” 朱由校卻在這時候,突然轉移話題,問著張捷:“張愛卿,朕且問你,以你看,這立國本,是當立嫡還是立賢?” 張捷沒想到皇帝會突然問這個,頗感到意外。 一時,張捷開始暗想,陛下突然問這個到底有何深意。 但張捷又不敢想太久,在這種情況下,按照經驗,他最好是按照心中所想直接回答最好,因為基本上,皇帝在問的時候都已經猜到自己想說什么,如果說了違心的話,反而會不好。 于是,張捷也就回道:“自然是立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