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憲并非授予夫者管妻之權!唯授予內閣定立德約之權!另外,此約一旦訂立,只為提振士林風氣,并非要求萬民如此,而是令士大夫做好四民之表率!既然為有修養之輩,得朝廷廩食養,就應當崇儉克己!” 劉鴻訓很是嚴肅地回道。 參與廷議的很多文官都很無語。 因為他們都沒想到這位元輔會專門給士大夫套枷鎖。 劉宇亮因此回道:“如此的話,士大夫還不如庶民自由!如此,讀書又有何用?” “仆問公,讀書是為何?” 劉鴻訓回道。 劉宇亮不好意思在廷議上說自己讀書是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得朝北拱手道:“自然是為報效朝廷,開萬世太平!” 劉鴻訓先笑了笑道:“公志向遠大,既然志向遠大,就該先正其身,方能為國所用!” 劉宇亮無語。 他不得不承認劉鴻訓這種書呆子當首輔,比一些奸臣當首輔都要令人難受,動不動講大道理,要求士大夫作風嚴謹,以致于他都不知道該怎么反駁。 接下來。 因朝臣們都不敢十分反抗劉鴻訓要定立的道德之約,而觸怒圣上,何況,他們也都是要面子的人,不好明言說加強道德修養不好,故而,劉鴻訓要定立的道德之約還是推行了去。 正式名字為《皇明官紳公約》。 里面規定了若干官紳需要遵守的規矩,以及違背該公約的相應處罰條款。 皇帝朱由校對此倒是樂見其成。 他自然支持劉鴻訓通過一些法令進一步約束官紳,這樣會更加的利于大明內部的社會和諧。 他也巴不得劉鴻訓做這些得罪士大夫的事,好給他分擔火力。 在這以后,劉鴻訓的確比皇帝更遭既得利益集團的討厭。 有的因為反對劉鴻訓約束士大夫,還質疑劉鴻訓這樣做的合法性,說劉鴻訓是僭越皇權、竊據太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