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說有謠言說輔臣在御前提到了立儲之事,但朱由校并沒有因此懷疑自己的輔臣們,懷疑他們會擅自把在政事堂議論的事散播出去。 因為他相信他的輔臣們沒有這么傻。 雖然以報紙為代表的紙質媒體,在大明還是新興事物,但朱由校對于媒體為某些目的而捏造新聞的手段,可并不陌生。 故而,朱由校沒有大動干戈,而是依舊選擇宣見輔臣們來討論此事。 待畢自嚴等輔臣一來,朱由校就捏了捏嘴角邊的胡須,道:“坊間流言,你們想必也聽見了,果然是所料皆中啊,有不安分者,真的還想上演一次國本之爭!不過,你們就不必勸朕早立國本,以定人心了,朕可沒神廟那么好脾氣,真要敢為了自己的私利,不顧及君權,朕可不管你們是誰!” “是!” 眾輔臣回了一句。 接著,畢自嚴就先說道:“陛下圣明!煽動起此謠言者,其目的實則在于限制君權,因一旦立了國本,便可分天子之權,可名正言順地以未來儲君之名義,做不利于當今天子之事!” “朕非貪權者,但朕可不愿意讓皇權被這些別有用心者竊據!” 朱由校回了一句,又道:“朕知道,因為朕,權貴豪強在我大明,一不能肆意欺壓漢民、二不能操控官府、三還得與庶民同罪,四連煙花柳巷這樣的風月之所都沒有,以致于不能揮金如土、驕奢淫逸,五還得被越來越多讀書而明理后的庶民批判,以致于有時候被駁斥的毫無尊嚴,不能體面! 他們現在,要么離開大明,去旅順、去江戶、去漢城定居,要么就想著法的要讓大明回到以前貴賤有別的時代!故而,現在依舊想著通過立國本的事,跟朕作對。” “但問題是,現在大明許多讀書人,尤其是大量出身貧賤,但因陛下大興新式平民教育,而開始明理的讀書人越來越多,他們想回到那個時代是不可能的,如今進士都多到選官都只能等的地步,總不能讓未做官的進士接受在已做官的進士面前低人一等吧。” 劉鴻訓說道。 “正如劉公所言,這的確是不可能,但別有用心者,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一直在提倡精簡進士數量、舉人數量,倡導治學者當寧缺毋濫,言當今許多進士都是不合格的,有的還以‘國朝已許久未出新建伯(王陽明)、楊慎這樣的大家’為由來質疑如今朝廷所行的開啟民智之教育,而明里暗里的希望朝廷搞弱民之術!” 朱燮元回道。 “大家怕是有,只是他們不愿意承認一些人為大家而已。” 朱由校冷笑著回了一句,接著就一揮手道:“這些流言蜚語先不管,打蛇打七寸,他們讓朕不快活,朕也讓他們的日子不好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