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這些勢力中一些部落首領(lǐng)不接受分牧地的政策。 明軍也不客氣,以這些部落首領(lǐng)違抗政策為由直接槍斃處置,而嚇得其他部落首領(lǐng)被迫接受。 與此同時,盧象升還就地征募這些部落的青壯組成西征協(xié)同軍,以讓這些人與明軍一起復仇為名,要求這些人與大明一起西征。 因為西征軍不可能在自己后方留大量還未漢化的青壯。 這些青壯倒也沒有拒絕,畢竟他們也想復仇,也知道要想吃飽不餓肚子,想活著,就得聽從更文明的明軍的安排。 所以,最后這些地方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好同化的幼童為主,和一些老弱婦孺。 …… 砰! 砰! 砰! 林丹汗的火槍隊在吐魯番的騎兵沖陣時直接開始射擊。 一顆顆鉛彈直接將這些吐魯番騎兵掃倒在地。 林丹汗的和大明交手多次,也知道火槍的厲害,且也從各種渠道搞到了雖比大明的火槍比較落后,但也算這個時代很先進的燧發(fā)槍。 而現(xiàn)在,林丹汗就靠著這種有大量燧發(fā)槍裝備的火槍隊的排隊槍斃戰(zhàn)術(shù)在向西遷徙時滅了不少部族。 現(xiàn)在林丹汗故伎重演。 在吐魯番騎兵攻擊受挫時,其麾下數(shù)萬騎兵才從兩翼殺出,使得剛剛正面攻擊受挫的吐魯番騎兵陷入三面夾擊的包圍圈。 最終吐魯番因此大敗,被迫撤回哈密衛(wèi)。 而林丹汗則率部乘勝追擊,在吐魯番各地實施慘絕人寰的屠掠政策,基本上都是齊車輪而斬。 因為林丹汗和他的蒙古大軍和大明西征軍不一樣,他們沒有什么后勤供應,全靠劫掠其他部落的食物為生,所以,他們不可能養(yǎng)活其他部落的俘虜與平民,也就只能全部殺掉。 另外,林丹汗也需要通過這種方式維持士氣,穩(wěn)固凝聚力。 畢竟被明軍追的如喪家之犬的他們需要從其他實力不及他們的部落身上找到慰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