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此,朕決定繼續擴大官營產業,一是你們徐家的棉紗產業得繼續擴大規模、二是尚工監的飛梭織布機得盡快辦廠進行推廣,依舊是用老法子,愛卿薦舉幾個江南可靠的富商經辦此事,到江南去建新織廠,以增國利。” 朱由校依舊在堅持文華殿經筵,而經筵也就還是成為了朱由校和徐光啟單獨議事的地方。 此時,朱由校便提出了自己打算利用飛梭織布技術在江南開建官營新織廠的想法。 徐光啟聽后不由道:“陛下容稟,若是讓臣薦舉幾個可靠的商賈經辦官營織廠倒是無妨; 但臣擔心,這樣會影響江南普通士民之利,之前,徐家棉紗一直遵照陛下諭示未敢擅自增加規模,也未降價,并繼續收土紗,使得徐家基本上只取了低成本之利; 但現在,如果增加規模,那必然得降低棉紗售價才能擠壓掉其他商賈所占據的棉紗出售份額,畢竟西洋番需要采購的棉紗有限! 而這樣的話,則會使其他商賈更加不滿,甚至會讓普通紗戶也不得不以更低的棉紗價賣給當地棉紗牙行,另外飛梭織布機所織出來的布,臣也看了,無論是質地還是寬度都優于土布,所以,飛梭織布機一旦開始進入織造業,不用擴大規模都會吸引西洋番大量采購,而奪走其他布商之利,進而傷及普通織戶,故請陛下慎重。” “愛卿所提,朕也考慮到,但除了以新技藝來增加官營之利,以補朝廷日益增加的錢糧支出,沒有比這更好的法子; 不然,就是加田賦于天下百姓,這會讓更多老百姓活不下去! 或者加商稅于天下士紳,這會讓天下士紳更加不滿,不是現在能做的; 或繼續清丈田畝,在南直隸以外的其他各省也清丈田畝,那會讓有莊田的藩王、勛貴不滿,還會讓有家丁精銳的邊將不滿; 唯獨用新技藝來增加官營之利,普通織戶和棉戶的利若傷到,朝廷可以補,反正以往各大牙行也沒給他們多少利,不過使其補足一下家需不至餓死罷了,朕可以將從大戶手里奪來的利,分更多的份額給他們,擴大規模讓他們直接成為官營作坊的工人,非現在江南那些只能果腹的織工,而是有月俸的織工,甚至月俸不低,至少能讓其養家糊口外還有節余; 至于棉紗大戶與織布大戶,那就只能苦一苦他們,他們幾代人靠走私棉紗和棉布賺了那么多利,沒給朝廷一分錢,朝廷沒治其罪已經算客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