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葉初春聽后更加驚訝,不由得有些緊張道:“閣老慎言!這事只能從長計議!再說,當年國本之爭,我們可沒少得罪福王。”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從長計議都有些難,誰也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么事。” 葉向高說了一句。 “那閣老的意思是?” 葉初春問了一句。 “現在只是南直隸,但清丈田畝如果真的要一直推行下去,不高興的可不只是讀書人和部分勛貴,宗藩們也是不高興的,若他們就此收手還罷,若不收手,只能換一換新天!” 葉向高說這話雖語氣很淡然,但葉初春卻聽得很是驚駭,一時半晌都沒回過神來。 “你還是去河南打聽打聽,也不只是福王,包括其他藩王,也去打聽打聽。” 葉向高說了一句。 …… “清丈田畝的事,暫時還不宜推廣至其他各地,以及接下來的火耗歸公,以臣之見,得先有其勢才能行其事,一是朝廷能用之人太少,如今天下,讀書人大多由私學所培育,而官學所培育的讀書人少,甚至有重私學而輕官學之象,而私學不被朝廷把控,只被地方鄉紳士族把控,其培育之士子自然就更為地方鄉紳士族說話,甚至若有富商出資建書院培育士子,那士子就會只為商人說話; 二是陛下雖已有親軍羽林衛等,然數量還是不夠多,難以讓陛下控扼整個天下。” 政事堂,方從哲對于汪應蛟提出繼續在其他布政司進行清丈田畝的建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雖然方從哲在朝堂斗爭上已經不惜對自己的政敵大開殺戒,但他在具體的改革事宜上倒是比一些支持革新除弊的大臣要溫和一些,不贊成立即推行。 朱由校自然是同意方從哲的觀點。 因為他也知道只在南直隸進行改革,他可以拉攏北方軍事地主和朝中部分大臣完成此事。 但對于整個天下,他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的話,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支持,需要有更大的權勢。 所以,朱由校也在這時候說道:“元輔所言極是,無論是大量培養出能為朝廷實心做事的官員,還是繼續壯大親軍,都還需要時間,需要更多的錢才行,而這錢自然一時不能再從國內士民身上強征,得繼續用革新技藝和對外牟利的法子,不過,眼下錢的事還可以慢慢來,畢竟在南直隸催繳的逋賦和抄沒的資財依舊還有很多未用,如今又抄沒了曲阜偽孔之族,國庫依舊充盈的很,所以,現在當務之急還是先興官學、練兵馬,兵馬的事自有朕親自來,而興官學的事,朕意讓元輔替朕操勞,元輔得替朝廷培養出大量真正為國為民的士子,即刻擬旨,著內閣會同禮部改革天下學政禮制,曲阜和天津這兩處地方以及其他皇莊由禮部直接負責改革,而其他地方各地督撫督辦此事,并由提學使具體負責。” “臣遵旨!” 方從哲回了一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