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羅道祖之下,尚有體魄、元靈、法力之別,而若僥天之幸,證了大羅成就道祖的,一身混元如一,便不再有這方面的分別。 參透了后天一切,完了終極,步入大道先天的存在,在其他的生靈眼中,便就是道了。 大羅道祖存在的狀態,便是一條大道——自己修成的這條大道。 或者說,是自己于大道的專屬闡述。 常威如今的狀態甚至更玄妙。他對于大道的一切理解轉化闡述,得到的屬于自己的道,連劫數也在里面——能夠以自身的道去解釋它。 原來劫也是大道的一部分——一切存在的不存在的,都是大道的一部分。所有的一切都在大道之下,都在大道之內。 只看個人能不能捉住它,能不能以自身的道去理解和闡釋它。 顯然,常威就可以。 不過他的道行顯然還不夠高。 大羅道祖的修行,在于逆反先天,對大道先天的領悟和理解。但較之于后天的‘有物’,先天則一言難盡——后天階段,存在道的種種不同表現形式,最顯著的就是物質方面的,是‘有物’的,是有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能夠參照、有入手之處的。 但大道先天則不然。先天是‘無物’的,是大道在‘無’的階段。 就像閉著眼睛的凡人在幽深廣袤的虛空里,四面八方,什么都看不見,什么都摸不著。 而要在這里面找到什么領悟,什么理解,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大羅道祖的修行,極其艱難。 大道在亙古時,忽然一動,有了‘變化’,方才進入演化階段。一切變化的階段,在大道的演化尺度上,是前后有序的。 從先天太易到先天太極,跨越五個先天階段,才進入后天種種。 修道士便是逆行這一過程。 大道后天如此,大道先天亦是如此。 因此得道大羅之后,首先踏入的,就是先天太極。絕大多數的大羅道祖,都停留在這個階段——譬如孔玄同、金玲之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