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本就喜愛讀書,不過是一本道德經而已,沒多久他便完成了阿朗交代的任務,只有小程這個夯貨,被罰的簡直生不如死! 想來,這家伙一定從中吸取了教訓,定然不敢再辦事莽撞了。 “你知道自己性子沖動就好,遇事多和我倆商量商量,千萬別自己一個人做主。” “若是你壞了阿朗的事,你一定會比上次更慘!” 聽了他的話小程渾身發毛,在心里告誡自己一定要注意,別再被阿朗抓住小辮子懲罰了。 秦朗收起幾人的行李,又把專門讓管家收來的不少糧食也帶上,以備不時之需。 古代的動亂,除了天災,便是人禍,最容易做到且能引起恐慌爆發大規模動亂的無外乎便是糧食不足,沒吃的想不亂都難! 反正系統空間夠大,他足足帶了五萬石糧食,真有什么意外發生,也能頂上一陣子,讓朝廷有時間調糧,不至于一下子衡州便亂的不可收拾。 依舊是以前出門的老一套,收拾完東西之后秦朗便帶著他們到長安郊外偏僻處,御空帶他們飛去衡州。 衡州距離長安甚遠,若真是靠馬車和騎馬去衡州,等他們到了,怕是衡州的黃花菜也涼了,動亂說不定都爆發兩回了! 到了衡州不遠處的官道上,找了沒人的地方落下來,哥幾個騎馬入了衡州城。 只是從表面上看,衡州城好似并未有什么異常。 街道邊擺攤的買東西的神色如常,并沒有什么慌亂,且百姓頗知禮儀,人與人之間交往有禮有節,未語先笑,看起來這地方似是被治理的不錯。 暗報上與西突厥勾結之人不知是誰,動亂的源頭也不知是什么,秦朗也知道這事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查清楚的,便讓小程幾人找個客棧落腳,他則是先去拜訪此地刺史寧從文。 他不知道衡州之事于衡州刺史有沒有關系,因此只能先去打探一下,若是沒有關系最好,若是有關系,也是追查動亂的一條線索。 他答應來衡州的時候,便從李二那里要到了衡州所有官員的資料。 這衡州刺史寧從文既不是門閥子弟也不是勛貴弟子,而是一個寒門子弟,前隋官員,后被李二賞識,坐到了如今的位置。 并且李二對這個衡州刺史印象十分好,說他端方正直,嫉惡如仇,愛民如子,是個好官,在衡州百姓心目中頗有名望。 臨行前給了他一道手諭,說是需要寧從文幫忙的話便將手諭給他看。 秦朗不知這寧從文真的是個好官還是一個沽名釣譽之人,沒看到他之前,沒了解到他的為人之前,不會輕易相信也不會給他下什么判斷。 到了刺史府遞上拜帖求見,被請到門房等候,沒多大一會兒,便有人來請他說刺史有請。 跟著刺史府的下人一路行來,到了中廳,見到了端坐在主位上的衡州刺史寧從文。 寧從文是個四十歲左右的男子,膚色有些過分白皙,沒有一絲血色,面容清癯,下頜留著一捋胡須,看著有些文弱,只一雙眼睛滿是威嚴,與他外面毫不相稱。 看人之時,壓力撲面而來,若是罪犯面對著他,定然會忍不住心虛。 寧從文打量著秦朗,半晌問道:“你是藍田縣候府上的人?若是本官沒記錯,本官與藍田縣候從未見過,也沒有什么交情,你來尋本官所為何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