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了李孝恭的話,盧明安一句你放屁卡在喉嚨里差點吼出來。 若他不是李孝恭,若他不是郡王,若這不是大殿之上…… 他竟是從來不知,這位從不在朝堂上多說話的李郡王竟然如此厲害。 “陛下,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私心,還望陛下|明鑒。”盧明安氣的渾身直抖,滿心憋悶,又生怕真被陛下以為自己是什么奸細,急忙表忠心道。 “忠不忠的不是只靠一張嘴說的。”黑臉將軍皮笑肉不笑的看著盧明安道:“既然諫議大夫說自己是忠,不知你可為大唐為陛下做過什么盡忠之事?” 據他所知,這盧明安雖說有些才名,能夠走到如今卻還是靠著范陽盧氏的名聲與庇護,上任以來除了每日參參這個,參參那個,好似根本沒做過什么實事! 在大唐誰人不知秦朗仙人子弟的名頭,這廝說來說去也不過是想要踩著秦朗博一個清正廉明,不畏強權的名聲罷了。 只是他卻挑錯了人,踩錯了人! 翼國公雖說帶軍出征,程國公等人也不在朝中,可還有他們這一幫子人呢! 想要借著軍方有能力的大佬們出征的時候,弄他們的子侄,打錯了算盤! 李二端坐在高位上,看著盧明安在心里冷笑不止。 自從崔家在秦朗這小子的幫助下被他連根拔起,其他門閥世家就忽然警覺起來了。 雖然當初自己列出的人證物證一應俱全,可還是取信不了這幫門閥世家。 他們總覺得,崔家是在自己的威脅下才逼不得已承認這滿門抄斬的謀逆罪名,而這罪名便是由秦朗這個仙人子弟強行安插的。 也因此,這些門閥世家空前團結,在秦朗才出征突厥后不久,便已打算想要對付他。 而此戰突厥,便是他們最好的借口。 越想他心中殺意越盛。 這幫尸餐素位的門閥世家,于國有利的好事看不到他們,為家族謀私,打壓寒門阻擋朝廷選拔人才,倒是少不了他們! 看盧明安被堵得說不出話來,其他門閥世家安排的人暗自罵了一句沒用,便起身出列。 “陛下,不管如何,我大唐總是禮儀之邦,向來以理服人,而秦侯在突厥大殺特殺,手中不知沾染了多少人命,還將前來和談的使者斬殺,有違圣人教誨確實不妥。” “雖說秦侯此舉是為了我大唐,可小小年紀便殺的突厥血流成河,如此暴虐成性,若是就此放任下去,于秦侯將來無益,于大唐無益,還望陛下三思!” “對啊陛下,還請陛下趁著秦侯年紀尚小好好管教,莫等將來闖出大禍后悔莫及!” 文官隊伍里有不少人出來附和他們,但基本上都是各世家大族之人,而以房杜二相和長孫無忌為首的一干人等卻并未開口。 雖然他們也是文官,可卻是跟隨著陛下沖尸山血海沖殺出來的文官,與這幫子世家大族弟子自不相同。 早先秦朗呈報的奏折和百騎司的密報陛下都未瞞過他們,甚至他們知道的比這幫子世家大族出身的文官還早。 去年的渭水之盟他們誰也不曾忘記,又有百騎司密報之中提及突厥是如何對待邊境百姓的,他們自然也是勃然大怒,認為秦朗做的并無不對之處。 突厥人確實該死! 此役若無秦朗震懾出那幫子突厥族長,他們豈會乖乖投降,并且還是無條件投降? 只是到底參奏秦朗的人都是他們文官一系的,又不曾真正的傷害他,以陛下對他的寵信,做不過禁足罰俸一段時間罷了。 再說這秦朗親爹乃是翼國公,在武將之中頗有分量,壓一壓也好。 反正這小子現在年紀不算大,早晚會有崛起之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