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寸草不留-《聊齋小和尚》
第(1/3)頁
佛家修佛。
凡境四境:無塵無垢、無念無漏、神守舍利、金身佛胎。
到得金身佛胎之后,善修功德,渡過天劫,便可超凡脫俗,得入天人,進得靈山佛國。
這時候,便開始修果位,而果位分六境,分別是:比丘位、阿羅漢位、金身羅漢位、辟支佛位、菩薩位、佛陀位。
此六境,分別對應道家仙人六境:地仙、天仙、玄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
一般情況下,修佛之人修得什么果位,就是什么實力。
可有些特殊情況,就會出現果位低,實力強,或者果位高,實力弱的情況發生。
這跟果位更注重功德、心境有關。
就比如地藏王菩薩,他現在仍是菩薩果位,按理來說,他的實力應該相當于太乙金仙,但其實地藏王菩薩的實力,只怕比之大羅金仙也是不弱,甚至還要強出許多。
這就是典型的果位低,實力強的情況。
所以一般佛修渡過天劫,得脫凡塵后,名號上會帶上所修果位,以表功德高深,但實力卻還是會采用根據實力進行劃分的道家的稱呼方式來進行劃分。
比如現在萬佛寺中的這三位已經得比丘果位的老和尚,稱呼一般都稱為某某比丘,但實力就會采用地仙、或天仙來表達。
當然,這三個比丘,實力與果位一樣,都是地仙境,不存為果位低,實力強的情況。
在看萬佛寺中。
三位比丘聽得慧靜禪師所問后,其中一位面色隱隱發白的比丘上前一步,面露慈悲的說道:“萬佛塔,來歷神秘,便連我等也不甚清楚,所以主持問我等萬佛塔因何出現變故,老僧三人卻是不知!”
聞言,慧靜禪師忙開口說道:“那不知比丘僧可否穩住佛塔?”
三位比丘位的老僧搖了搖頭:“萬佛塔內蘊世界,混沌一片,且內藏莫大秘辛,我等也不甚明了,非我等所能控制,所以恕老僧三人無能為力!”
“那難道我們就這么看著?”
慧靜禪師邊上的一老和尚,滿臉焦急的看向三位比丘。
“靜觀其變!”
三位比丘雖同樣心緒不穩,但還是只留下了‘靜觀其變’四個字,然后便一動不動的看著萬佛塔。
不是他們不愿出手,而是像他們自己所說一樣,他們拿萬佛塔沒有辦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曲靖市|
咸阳市|
彭山县|
嵊泗县|
金塔县|
祁阳县|
灵台县|
麻城市|
文化|
项城市|
贞丰县|
丰台区|
慈利县|
华池县|
剑川县|
石河子市|
瑞金市|
韩城市|
石林|
应用必备|
杭锦旗|
通道|
额济纳旗|
铜鼓县|
来凤县|
邵东县|
宜宾县|
江陵县|
华安县|
高淳县|
翼城县|
景宁|
祁阳县|
大城县|
砚山县|
安阳县|
华容县|
汽车|
仁寿县|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