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丁世群微微一笑,從身側的文件包里,抽出一份報紙,朝江朝天遞來。 江朝天甚至還未及接過,便掃見了眉頭“閩南日報”四字,心中陡然明悟,伸出的手便又收了回來。 “怎么?”丁世群奇道。 “丁叔,日報上,是不是報道閩南國企改革新舉措的?” 說著,江朝天眉眼間已是一片喜色,因為不看報紙,只看“閩南”二字,他便已經(jīng)猜到是怎么回事兒了。 畢竟,“那位”,以及“閩南”,“薛向”,這三個關鍵詞要聯(lián)系在一處,除了那位候補政局、閩南一號許子干,自然再無旁人。 江朝天一句問罷,丁世群錯愕半晌。 江朝天的聰慧,丁世群素有了解,只是沒想到這家伙聰明到此種程度。 因為江朝天沒猜錯,閩南日報上報道的正是關于閩南紗廠國企改革的消息。 在報道中,該紗廠在國企改革中,不僅率先響應了遼東的改革創(chuàng)舉,革新了工廠職工世襲制,而且另有創(chuàng)新,率先實行了廠長負責制,實行了政企分開等等。 說來,閩南日報報道的也正是改紗廠經(jīng)過改革后,是如何的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創(chuàng)造了如何多的的利潤,如何獲得了工人們的熱烈擁戴。 原本這篇報道的出現(xiàn),不過是閩南宣傳部門,響應省委號召,拍省委一號馬屁之用,無關大局。 可緊接著,港島《百姓》雜志原文就刊發(fā)了《xx訪問記》的全稿,出了內(nèi)參上的這篇文章,那位被架到火架上,已是不可避免之局。 再加上,閩南一號和那位走得極近,雖然說未必是那位那條線上的,可其幾次升遷,都有那位的影子,甚至許子干調(diào)任閩南這改革開放的橋頭堡之一,都是那位的動議。 如今,那位出了這檔子事兒,閩南方面紗廠的改制創(chuàng)新,自然很簡單就被有心人,往那位身上聯(lián)系,不斷上綱上線了。 閩南日報上這篇原本的吹拍之詞,自然就成了某些人眼中最好的靶子。 江朝天關注薛向,自然不可能不關注薛系幾大臂助的情況,更何況,如今他江部長是坐機關的,有的是時間。 是以,閩南最近的風潮,他也知道,只不過未及時收到這份內(nèi)參,更看不到港島的報紙,無法將兩件事聯(lián)系到一塊兒。 先前,他甚是以為閩南挑起風潮的那位省長,走了步臭棋,以許子干近些年領導閩南的政績,都榮升候補政局了,這點小風浪根本刮不倒他。 更何況,紗廠的改革舉措,根本就算不得出圈,只能算作摸著石頭過河。 可現(xiàn)在,一旦那位出了問題,許子干所謂的創(chuàng)舉,就再不是什么摸著石頭過河了,人家想把他解讀成對自you化的響應,也非不可。 這就是黃泥巴落進了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