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俞定中圓臉一暗,端起茶杯,淺囁一口,鐺的一聲,茶蓋重重嗑在了杯沿上。 這一聲脆響,好似打響了發令槍。 先前那個搶了薛向半包萬寶路的政法委書記廖國友發言了:“齊書記的話說得不錯,道理也講得分明,可歸根結底,還是回避了最核心的問題,那就是高達同志的調任,跨越性太大,已然超出了磨合的范圍,說句不好聽的吧,就好比一盞茶蓋兒,無論你再怎么磨合,也是蓋不住水缸的不是?” 薛向沒想到這個笑嘻嘻、沒正形的廖書記還挺有詭辯之才,蠻橫無理的話,說得順溜之極。 果然,立時便有人聽不下去了:“廖書記這話是不是太過了,什么叫茶蓋兒蓋不上水缸,誰是茶蓋兒?你說清楚?嘴上也沒個把門兒的,我老宋二十年前,也是在地里扛鋤頭的,誰敢說我老宋現如今的武裝部管理得不好?再說了,你廖國友生下來也不是當干部的” 如此粗聲粗氣,有理也說成了沒理的,除了武裝部長宋運通,自然再無旁人。本來,廖國友的話就是無理詭辯,宋運通抓裝頭,若是一番運籌,說不定就能徹底駁廖國友個體無完膚,可人家偏掰開屠戶的匪氣,把自個兒的道理給弄成了屠戶罵街。 這邊宋運通也說越氣,越說越急,那廂的廖國友臉上卻是毫無慍色,直直盯著宋運通,仿佛看猴戲。 “夠了!宋運通同志。注意形象,這里是常委會,不是你的武裝部!” 眼見得宋屠戶都快端出生殖器了。衛齊名終于忍不住了,呵斥出聲來。畢竟維持這最高權力決策層的威嚴。乃是他這正印書記的責任,要是何文遠真在筆錄上,把宋運通的發言如實記錄,到時候,吃不了兜著走的也少不得他衛齊名。 宋運通氣沖沖地瞪著廖國友哼了一聲,到底沒敢違逆衛齊名的話,端了茶水猛灌。 按下這成事不足。壞事有余的宋運通后,衛齊名笑道:“運通同志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直率,同志們都別往心里去。好了,咱們接著開會,清風書記,說說你的意見吧,雖然書記會上你表過態了。這會兒就在辛苦辛苦?” 細說來,蕭山縣的常委里邊姓衛的就有三位,足足占了三分之一,若是不明就里的,說不得就得認為這蕭山縣已然成了衛家天下了。畢竟衛姓不是大姓,一家伙出了一個正印書記,一個正處級、第一副書記,一位大權在握的組織部長,這三位簡直就是人事一把抓啊。 實際上,三位分屬同姓不同族,私下里,倒不是什么一家子,便是八桿子遠的關系都論不上,要不然上級組織豈能容忍蕭山縣常委如此構建? 而此刻,衛齊名之所以不稱呼衛清風“衛書記”,便是因為這同姓的原因,且即便是整個縣委大院,對這兩位書記也都是“衛書記”和“清風書記”分著叫,好在“清風書記”聽著也甚是親切,倒也不算冒犯。要不然蕭山縣的這兩位書記,還真不好稱呼了,甚至用“大衛書記”和“小衛書記”來分稱都不合適。因為這衛清風今年五十二歲,還年長衛齊名三歲,如此一來,“大衛書記”的稱呼豈不要落到衛清風頭上,這叫正印書記衛齊名情何以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