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琦寫給王允的信,上面并沒有什么過多深奧的內容,他只是陳明了涼州多年來叛亂頻繁,朝廷非要耗費大力氣來平亂,耗費了諸多人力和錢糧,如今董卓已死,而馬騰和韓遂一降一亡,涼州雖暫時無強人,但難保日后不會變亂,非得是由一名有實力有精力有財力的人替朝廷管制,以免讓涼州后方成了朝廷在西邊的累贅。 當然了,如果王允不愿意的話,劉琦也不能夠威脅王太傅,他只是要在相助劉虞打開關中的局面之后,將事情原原本本地向劉虞稟明就是了。 “你看看,你看看……公臺,姓劉的小子方才出道幾年啊?就敢把劉虞搬出來壓老夫!他這是斷定老夫不敢因為劉虞得罪他……老夫左思右想,此風不可長,還真就要就這個機會,打壓一下他,讓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尊卑禮儀。” 王允發怒也是正常的,畢竟在身份和權位上,位在三公之上的他,身份高出劉琦太多,如今被劉琦這個外藩鎮守來威脅,王允自然是極度不樂意的。 劉琦這小子,王允已經看他不順眼很久了。 陳宮不沖動,他認真地細思了良久之后,方才道:“太傅,其實依照陳某看來,劉琦并非在威脅您,他這是在跟你商量。” “這也算是跟我商量?拿劉虞來壓老夫?” 陳宮搖了搖頭,道:“不是,劉伯瑜只是在告訴太傅,若是太傅不準許他的這些人選奏請,他便只能去求太師幫忙,而太師目下就在關中鏖戰,一旦勝了,關中諸事和涼州諸事,勢必將由太師在前線稟明天子后一手定奪,到時候這個順水人情,怕是就落不到太傅的身上了。” 王允聞言很不開心。 這跟出言威脅他有什么區別? 似乎是看出了王允的不痛快,陳宮開始耐心地勸他:“太傅,其實在陳宮看來,這并不是威脅,而且劉琦在請太傅針對朝廷的情況和眼下的時局,來做出一個最好的選擇。” 王允捏了捏手掌,道:“我若是不選擇劉琦替朝廷鎮守涼州,又能如何?” “那敢問太傅,劉琦不守涼州,以眼下朝廷之力,當由何人來治涼州。” 王允聞言不由愣住了。 這一次在關中,若是順利,拿下了關中,那三輔之地就成了雒陽在西面的大后方,關中的千里沃土,就可以成為朝廷治理天下的本錢。 可問題是,關中的西面就是涼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