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末,末將佩服。” 劉琦望著吳氏所居之院落,認(rèn)真地沉思良久,搖了搖頭道:“找她……不太合適。” 張允聞言忙道:“有什么不合適的?當(dāng)初劉瑁與伯瑜為盟友之際,不還曾托付未婚之妻于伯瑜你么?” 劉琦只是淡淡地笑著,沒有說話。 張允又道:“伯瑜莫非是擔(dān)心吳懿會有不滿……非我誆你,此事我曾書信問過吳懿,他可是非常贊成的,若沒有吳懿應(yīng)允,末將豈會做此出格之事?吳懿還巴不得他吳家能得到伯瑜的眷顧呢!” 劉琦依舊沒有說話。 “伯瑜,其實依照為兄來看,若納此女,對收服益州的東州士也有好處,若能聯(lián)姻吳家,便等同是將益州的東州士全捆綁在我們這邊了!” 歷史上的劉備入蜀之后,納了劉瑁的遺孀吳莧,其政治目地是為了能夠收攬蜀中諸人之心。 歷史上劉備平益州時的境遇,與劉琦現(xiàn)在的情況有所不同。 那時候的東州士,居于高官之位的最少在蜀中也待了二十多年,就比如吳懿一家,說他們家是東州士沒錯,但就實際利益而言,他們在二十年后已經(jīng)是益州的本土強族,代表的也是益州本土官吏的利益。 但是現(xiàn)在,吳懿入蜀沒兩年,就隨著賈龍叛變到了劉琦麾下,東州士雖被劉焉重用,但益州本土豪強則是屬于被劉焉打擊的對象,大部分東州士進(jìn)入蜀中的年頭不過三四年間,他們的切身利益根本無法與蜀中本地人的利益掛鉤。 而且因為劉焉打壓豪強的原因,東州士和益州本土強族的關(guān)系特別差,基本屬于對立,特別是出了賈龍事件之后,雙方的關(guān)系一直勢同水火。 所以說,劉琦與劉備入蜀時的政治情況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劉備在二十多年后迎娶吳莧,是收攬蜀人之心。 但劉琦現(xiàn)在若是這么做了,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卻是在給蜀中的本土強族上眼藥,憑白給他們增添疑慮和不安。 你剛來益州,就大力我們的敵人東州士,你想對我們做什么? 毫無疑問,劉琦迎娶東州士之女的舉動,會被蜀中本土強族誤認(rèn)為是他在走和劉焉一樣的路子……借著外來士人打壓他們本土強族。 當(dāng)然了,真打壓還是要打壓的,但不能在剛剛平蜀的治政初期,就把和蜀中本土強族之間的關(guān)系弄的太過僵硬。 這才是劉琦顧慮的真正原因。 當(dāng)然了,等蜀中局勢安定之后,他劉琦再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了。 不過轉(zhuǎn)念一想,自己來這里,誰說就一定是要迎娶吳莧的了? 自己不是過來放松的么! 一個面都沒見過的女人,說什么納不納的,太早了吧? 我堂堂鎮(zhèn)西將軍,女人的事我自己說了算! 什么時候輪到別人對我指指點點了? “兄長,你不是說,讓我來這里,是讓我放松的么?”劉琦突然開口道。 張允聞言一愣,忙道:“是。” “既然是來放松的,那為何又扯到捆綁東州士的事情上去了?若果真如此,那我來這,到底是為了什么?” 張允聞言一驚,接著忙道:“不錯,不錯,是末將疏忽了!對!我領(lǐng)伯瑜你來這兒,是放松來著,什么蜀中政事,皆與此事無干,末將適才只是隨口說說,賢弟莫要當(dāng)真……咱就是來放松的!” 劉琦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去叫門吧!” 張允隨即親自去替劉琦叫門。 少時,門開了,卻見有一個十三四歲的侍女站在門口,打著一個燈籠,見是張允,連忙俯身問安。 張允囑咐了幾句,那侍女隨即將門大開,迎劉琦和他入內(nèi)。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