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松和呂布搭上了線,而另外一邊,王允在得知劉琦派人將劉璋送到了京師之后,氣的連臉都青了。 他讓劉琦在益州處置了劉璋,可劉琦偏偏不做。 非但不做,還將這燙手山芋給直接扔到了雒陽來! 這不是擺明了,要陛下親手處置這叛逆宗親嗎? 王允知道,劉協自幼屢遭磨難,心中最恨那些叛臣,劉焉父子在益州興建違規車輿,擺明了就是暗地里想稱帝,這可是觸碰了君王的大忌! 以劉協年輕的心性,怕是未必會放過劉璋。 然畢竟是宗親,若是殺了,恐有失天下宗親之心。 王允心中打定了主意,無論如何,都要先暫時保全劉璋,至于此人如何處置,待過一段時間風頭過了再說。 兩日后,益州的使者李錚和楊松,奉旨入宮見駕。 德陽殿上,劉協親自接見了兩名使者。 而李錚和楊松這一次見駕劉協,并非以押送罪人劉璋為名,而是以朝奉為由,帶了諸多寶物,前來進奉。 雖然已經重新占據了兩都,有了司隸和京兆的廣饒疆土,但劉協的根基依舊淺薄,且軍政大權還都不在自己手中,少府的物資實在有限,就現實情況而言,劉協還是個窮皇帝。 但是李錚這一次上京,不但帶來了糧食,牛羊,另有茶葉、白瓷、麟趾金、蜀錦、漆器……甚至還包括給劉協修繕皇宮的木料和石料。 這些東西,沒有入太倉,而是直接交于了少府。 雖然太倉和少府都是雒陽的財政機構,但大司農所主管的太倉收支隸屬于國家財政,與皇帝本人的關系不大,太倉內的財政支出用度,只能用于國家建設,皇帝本人不能調動用于私生活。 但少府卻不一樣,少府中的財貨,屬于皇帝的私財。 可自打董卓入京之后,少府就成了空殼子,基本就沒有了進項。 而王允擁護劉協返回雒陽之后,因為要重新建立官署外加足見軍隊,少府中的收支也一直極為微薄,劉協的日子一直過得都是緊巴巴的。 而前代帝王管轄的少府主要進項之一,是賣官,可如今這局勢,官根本就賣不了,因為大部分的官員任命自董卓之亂后被地方搶走了。 其二是征收山海池澤之稅,但如今各地群雄割據,整個大漢朝的山海池澤之稅,都被各地的牧守截胡,直接進了他們個人的腰包,與劉協不再有任何關系。 所以說,四年來,劉琦這一次朝奉的進項,在某種意義上而言,是劉協這幾年所見過的最大的一筆收入。 單憑這筆收入,劉協對李錚和楊松的好感,就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皇帝也怕窮?。?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