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論完經(jīng)后,乘著興致好,劉琦命人布置宴席,請張松共食。 他沒有擺下大宴,也沒有讓很多人陪宴,只是劉琦、徐庶、劉曄與張松四人擺席,席間的菜品也相對簡單,并不奢華,頗顯樸素。 大部分都是素食,肉食只有羊肉,但是這羊肉的分配,就非常有講究了。 古代人所吃的肉和現(xiàn)代人不同,肥肉較少,因為沒有飼料催肥,基本都是靠散養(yǎng),牲口吃的糧食也不精細,所以后世人在餐桌上相對較為厭惡的肥肉,在古代人看來,都是上佳之品。 今日宴席中最粉嫩的羊肉,毫無疑問自然是分給了張松。 余下的嫩肉,僅次于張松的那兩份則是分給了徐庶和劉曄,而劉琦本人則是吃了最少的一份,且肉的部位和鮮嫩程度,都遠不如另外三人的。 張松見此情形,心下不由大為詫異。 自己是客人,倒也就罷了,問題那劉子揚和徐元直都是劉琦屬下,為何也會吃得比他要好。 而且觀他們?nèi)说谋砬椋坪醪⒉灰詾橐狻? 難道說,這劉伯瑜平日里就是這般做的? “永年先生?永年先生?!” 張松從自己的沉思中回過神來,他抬起頭,順著聲音望去,是劉琦在問他話。 “先生有心事?” “沒有,沒有。”張松急忙擺了擺手道。 劉琦舉起酒爵,示意性的與張松對飲一盞,后道:“我大概能夠猜到先生的心思……先生所憂慮者,不過就是兩軍的戰(zhàn)事而已,不過先生雖然代表劉季玉前來與我和談,但恐劉琦不能答應(yīng)先生。” 這是今日張松見了劉琦之后,劉琦第一次向他鄭重地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張松疑惑地道:“張某還未曾向君侯說明我方條件,君侯為何拒絕?” 劉琦正色肅容道:“我不答應(yīng)自然是有我的想法,先生若是想知道劉某拒絕和談的理由……明日一早,我當和元直、子揚去江州南郊一趟,先生不妨隨我同去,便知端倪。” 張松見劉琦說的神秘,心中倒也是升起了幾分興趣,他不再多問,只是舉爵給劉琦敬酒。 整個宴席之中,關(guān)于兩方和談的事,只有這么短短的幾句,其余的時間,四個人也不過是笑談風月與無關(guān)于軍政的瑣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