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卻不信?!眲㈢D頭看向張松,道:“張君當真有這般好本事?” 張松沒有回答,顯然是默認了。 “來人,取我的《齊民要術》來。”劉琦吩咐道。 少時,便有人將一托盤簡牘呈上。 劉琦站起身,對張松道:“此乃由劉某人和我荊州中善治民治農者,一同編纂的《齊民要術》,君若果如婁公所言有過目不忘之能,不妨看上一遍,再默寫一遍,若果真能寫,我劉琦自當佩服先生!愿以兄長之禮待之,絕不食言。” 按道理來說,張松身為來使,此刻當著荊州人的面,不應該賣弄自己的能耐。 但劉琦篤定,張松一定會借坡下驢,在己方這些人的面前,展露一手。 張松與正常人不同,他壓抑自己壓抑的太難受了,一旦抓住一個口子亦或是一個機會,他一定會借機宣泄一番。 果然,張松只是略作猶豫,便不再推辭。 他先是拿起一卷簡牘,認認真真的讀了一遍,然后合上,便當著眾人的面,在一旁的桌案上,提筆在一卷空的簡牘上默寫了起來。 默寫完畢之后,他又去看第二卷簡牘,看完后放在一邊,又認真的默寫了起來。 劉琦拿過張松默寫的第一卷簡牘,比對自己的第一卷…… 不能說一個字不差、完全一樣,但大致的意思卻沒有差錯。 只是讀了一遍,就默寫到這個水準,絕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 少時,劉琦又看了張松默寫的第二卷,還是和第一卷一樣大致的意思沒有錯。 而且他那一手八分書,亦是寫的極為漂亮,很有功底筆力! 直到張松默寫了十卷之后,劉琦終于站起身,走到張松面前,當著一眾手下的面,朗聲道:“張君之奇才,真當世罕見,不想劉季玉竟這般得人!劉琦發自內心的敬佩!張君,不要再默寫了,走,咱們后堂相敘,如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