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先是在涼州失去了父親,如今如比親父的叔父也去世了,這個少年郎的未來,此刻就和這些敗兵一樣,如同風中之萍,搖搖欲墜。 “中郎將,是如何走的?”待張繡的哭聲略微小了些,賈詡方才問道。 “叔父他中了呂布的埋伏,身中十余箭啊!” 張繡雖然不在失聲痛哭,但眼淚依舊順著臉頰噼里啪啦的往下滴落著,聲音中也全是悔恨和悲切:“隨同叔父在前軍的銳士們,無一生還,我因為在后督軍,故而不曾遭呂布軍荼毒,可我恨啊……我連叔父的尸體,都不能搶回來呀!” 說到這的時候,卻見張繡已經是捶胸頓足之相,語氣顫抖,顯得分外凄涼。 賈詡聽說張繡連張濟的尸體都沒有奪回來,心中也不由生出了幾分聽清和傷感。 這個年代,人死以全尸為大,畢竟古人的知識不全面,在他們看來,人死后依舊是會感覺的到疼痛,尸體已然會和神識相連,因此他們極度講究入土為安。 賈詡矗立在一旁,并不言語,只是輕輕的撫慰著張繡寬闊的后背。 直到張繡從悔恨中稍稍恢復了一些,賈詡才拉著他走到一旁,道:“少將軍節哀,人死不能復生,中郎將已死,但眼下尚有三軍將士余部前程未定,他們今后還需跟隨少將軍,還請少將軍不要沉溺于悲傷,早些振作起來才是。” 張繡一邊擦著眼淚,將臉抹的臟兮兮的。 “是,文和公說的是……唉,悔不聽先生之言,只是眼下這個節骨眼,我們又當何去何從?” 賈詡淡淡道:“老夫還是先前那句話,先保全自身后圖發展,依照我軍眼下之勢,兵馬四散,根據丟失,若是在行將踏錯一步……怕是我三軍將士各個都得死無葬身之地了。” 時值此時此刻,張繡又豈能不明白賈詡所說的是對的? 他使勁地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我當率兵前往襄陽,投靠黃忠。” 張濟戰敗身亡,張繡無奈之下,只能是率領麾下的將士們前往襄陽,想要歸順黃忠。 可問題是,黃忠現在反倒是不愿意接納他們了。 畢竟,他先前曾一番好意的派人去招降張濟,結果他的使者才剛剛見了張濟的面,就被他趕了出來。 這樣的屈辱,以黃忠的脾氣,是絕對忍不了的。 現在的他好歹也是荊州的第一戰將,名揚四海,豈能不顧及顏面? 張濟隨意踐踏黃忠的好意,讓黃忠感到很是不舒服。 故而,張繡的使者到達了襄陽后,得到的回復是‘劉鎮西不在襄陽,受降大事,黃某不能擅自做主。’ 張繡受了黃忠的憋后,心中更是慌張。 只因他的軍糧即將告罄。 而在這個危機關頭,賈詡親自為使,前往襄陽去見黃忠。 賈詡平日里也是不喜多言的人,但這一次,為了能夠順利的進入荊州內部,他也是豁出去一張老臉,拼了。 進了襄陽之后,賈詡見到了黃忠,在好一番鼓動唇舌,分析利弊,并表達張繡的誠意,加上給黃忠道歉之后,黃忠終于點頭答應,允許張繡和賈詡的殘部歸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