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典韋向劉琦稟報,說是一萬化整為零的士卒已經(jīng)全部抵達了秭歸,無一人未至。 “很好,從荊州運來的戰(zhàn)船,已經(jīng)準備好了么?” 張任拱手道:“劉磐將軍在荊南調(diào)來的戰(zhàn)船也都到了,只要君侯想,咱們今夜便可以成行。” “很好。” 劉琦站起身,在廳堂中來回走了幾圈,認真地思慮了片刻,方才道:“既然如此,稍后傳令諸將士,申時造飯,造飯后立刻起行,以最快的速度連夜進逼江關……若是快的話,明日清晨應該就可以抵達江關外……如此,明早就立刻就可以搶關了!” 在場的諸位戰(zhàn)將聞言,好幾個人都變了臉色。 許鄲頗為擔憂地道:“君侯,連夜逆江行舟一夜,趕往江關已經(jīng)是夠勞累的了,第二日一早到了江關……歇都不歇就搶關,我擔心將士們的體力吃不消啊。” 許沂贊同地道:“君侯,我兄長言之有理,不如緩慢行軍,將一夜的路程縮短到一日一夜,到了江關之后,休整一個白日再搶關不遲。” 許鄲和許沂表示搶關的時間太過急迫,恐三軍將士的體力不濟,但也有人表示出了不同的見解。 “末將認為,君侯的戰(zhàn)法,甚是妥帖。” 說這話的人,是徐榮。 劉琦轉頭看向徐榮:“興國有何高見?” 徐榮站起身,先是向在場諸人抱拳拱手,然后方誠懇地道:“君侯先前,設聲東擊西之計,如今又將兵馬化為數(shù)隊暗中潛往秭歸,為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江關中的守將一個措手不及!拿下關口,進入蜀中,若是稍有遷延,令關內(nèi)中人有了防備,那君侯先前的戰(zhàn)法,便是前功盡棄……將士連夜行軍,再打關隘,體力沒了不要緊,只要戰(zhàn)前以重賞激勵之,便不礙事!” “以重賞激之。”劉琦點了點頭,道:“此言甚是有理,光靠言語激烈士氣,未免有些單薄,若要三軍用命,還是得有賞賜……徐將軍,就按你說的辦吧,至于如何賞賜三軍,還請你替我籌謀。” “諾!” …… 當天晚上,一萬精銳的荊州士卒便上了秭歸的戰(zhàn)場,然后連夜出發(fā),逆流而上,直奔著江關而去。 抵達江關時,天色已經(jīng)是蒙蒙亮了。 一日之計在于晨,但這個時辰,天色半黑不黑,半白不白,正是一個人一夜之中睡的最香、也是最沒有防備的時刻。 試想此時不到凌晨四點,就算是有些人起的早,但也是迷迷糊糊的,哪里能想到會在這種時候,有敵人前來偷襲。 負責鎮(zhèn)守江關的主將,目下是劉璋麾下的別部司馬卓應。 在這個時間點,卓應根本就還沒有起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