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待徐庶將如今北方各勢力和劉璋那邊的情況大致敘述了一番之后,眾人隨即議論紛紛,各有表示。 先是荊州眾將之首的黃忠諫言道:“君侯,以末將之見,劉焉初亡,劉璋殺兄,益州人心不穩,正是拿下益州的良機,畢竟蜀地山川險阻非同尋常,若不乘此良機西向進兵,翌日待劉璋在益州站穩腳跟,再想攻下益州,只怕就不會有這么好的機會了。” 太史慈也贊同黃忠的意見:“益州內亂,正是天賜其便!而且君侯身為鎮西將軍,益州牧,亦是正統,拿下益州順理成章,有大義之名。” 另外一面,馬玄則是猶豫道:“只是我荊州剛剛經過瘟疫,前番又有六路兵馬來伐,可算是連年征戰,在這個節骨眼上去奪益州,是不是有些過于倉促了……畢竟蜀地山遙路遠,供給不如在平原河道,若一時打不下,遷延日久荊州后方有變,又該如何?” 劉琦轉頭看向劉曄:“子揚,你認為眼下該不該攻益州?” 劉曄卻說出了他的另外一番見解:“回稟君侯,以在下之見,眼下局勢,打益州未免勞師遠征,耽誤之急,應進兵豫州,橫掃中原,以成霸業?!? “豫州?” 劉曄站起身,走到廳堂中懸掛的皮圖之前,來回指點著道:“以曄觀之,益州不過是偏狹之所,偏安避禍尚可,但若是要論發展,絕非寶地,一則民少,二則荒蕪之地太多,三則遠離中土繁華之所,雖有山川天險,卻只可用于固守,一旦要從益州往外攻,那這山川之險對益州人來說,也是險惡之地,與其花大力氣在這上面……不如去打豫州,進兵中原。” 說罷,劉曄看向眾人,道:“中原黃河之地,自古以來便是我中土子民安居之地,不論是人口,發展,文化,經濟,農耕都遠勝南境,雖然眼下北方戰亂偏偏,大量士人南遷,但和北方千百年的積累相比,依舊相差甚遠,如今袁紹趕趕戰敗黑山,尚在休養,曹操和劉備公孫瓚張邈等人鏖戰,袁術則是平定淮南陸氏之亂,皆無暇他顧,眼下乘此良機,憑君侯之威,我荊州兵勢之強,拿下豫州全境,再以荊州為后方,北顧中原,一旦事成,則霸業成矣,到時候我等與西面的雒陽朝廷聯合,橫掃東向以掃諸惡,絕非難事?!? 蒯越聽了,也道:“不錯,子揚先生之言實乃高論,我荊州經過一場瘟疫之災,倉廩雖不足矣支撐遠征益州,但若要兵發潁川、汝南之地,卻無大礙?!? 眾人亦是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劉琦看出來了,相比于偏遠的益州,就近且一直屬于神州繁華州郡的豫州,似乎更得在場諸人的青睞。 至于黃忠,太史慈,李典,張任等人,似乎也被劉曄的論據所征服了,紛紛表示贊同。 劉琦環顧四周,看了一圈眾人,道:“諸公稍候,劉某如廁一下,稍候回來咱們再議?!? 說罷,起身出去上廁所去了。 一泡上完,劉琦精神抖擻的出了廁,卻看見荀攸在外面等著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