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馬玄微微一笑,道:“是么?可馬某卻不這么認為,如今諸州形勢漸亂,豺狼當道,各地諸侯牧守皆各自為政,彼此相攻互相兼并,而劉公與公孫將軍所處之地,大敵無外乎乃是袁紹,難道以劉公和公孫將軍的眼力,還看不出以二位目下之勢,早晚必為袁紹所并!” 公孫瓚笑道:“袁本初不過是有冀州和半個并州之地,大司馬坐擁幽州,我如今亦已經代替應劭接管青州半壁,足矣相抗。” “足矣相抗?”馬玄笑呵呵地道:“難道在將軍眼中,這天下大勢爭的乃是地盤的大小嗎?公孫將軍,牧守之戰可不同于邊郡戰鮮卑烏桓,不是誰兵強馬壯,誰就能最終得勝。” 說罷,馬玄看向劉備,道:“玄德公以為,眼下各地牧守之間若要爭勝,除了兵馬之強盛外,還要拼的是什么?” 這話若是換成公孫瓚,他根本就不會搭理馬玄,但劉備這人倒是頗有耐心,他認真地跟著馬玄的思路猜度。 “農夫樸力而寡能,則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劉備開口言道。 馬玄點了點頭,道:“正如玄德公所言,只是如今,相比于袁紹,二位之天時何在?劉公雖為大司馬,但袁紹如今已是有了大將軍之職,天子年幼,朝中政權盡在王允和呂布之手,雒陽帝都臨近兗州和并州,卻不通青州和幽州之地,大司馬雖有人望,但袁紹既能在誅除董卓之后立刻便獲得大將軍之位,那我想請問二位,再過數年之后,憑此威勢,袁紹之天時比起您二位,又當如何?” 劉備低頭沉思半晌,嘆道:“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我等不能比及。” “至于地利,公孫將軍如今屯于青州,西有曹操,北有袁紹,幽州乃是邊郡之地,雖盛產戰馬,但地廣人稀,大司馬雖收納了百萬流民屯邊,但與冀州和中原豐饒之地相比,依舊是相差甚遠。自古以來,黃河流域方為我大漢之根本,這一點二位不是不知道吧?更何況冀州乃是天下糧倉,二位的兵馬縱是再能戰,沒有糧草作為支撐,又如何與袁紹打長久戰?青州遭黃巾荼毒,非三載而不能恢復元氣,難道袁紹滅了黑山之后,當真能與二位僵持三載?” 劉備長嘆口氣,道:“是啊,地利亦不在我方。” 馬玄又慢悠悠地道:“天時和地利皆不在二位一邊,這人和還需要我說么?” 劉備聞言不由苦笑。 確實用不著他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