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夏侯惇聽了,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毫無興奮之情。 “劉伯瑜乃是年輕一輩的俊杰人物,何等厲害,連董卓老賊都不是他的對手,某家又豈能爭先,休要多言,可速撤之。” 那行軍司馬聞言詫然道:“可是眼下兩方交戰(zhàn)正酣,我軍一旦撤走,萬一劉琦從后方掩殺上來,我軍又該如何是好?” 這一點,夏侯惇不知為何倒是頗為自信。 “眼下敵軍的陣勢,明顯就是固守營寨,我軍攻了這許多時候,也不見荊州有哪個敢輕出營寨?如今天色漸暗,劉琦又是敵軍主將,豈能輕身犯險?秀雅多言,速撤便是!” 夏侯惇的動作,很快就被劉琦軍的斥候給探聽到了。 他們立刻回報劉琦,請他定奪。 劉琦抬頭看了看天色,臉上露出了一絲淡淡的微笑。 夏侯惇的行動,果然如同自己想象的一樣,這是一種對自己沒什么自信的表現(xiàn)。 他不敢和自己正面交鋒。 不過也算是他有自知之明。 不過可惜,今日不管他撤還是不撤,‘盲夏侯’的這一路兵馬,劉琦都是吃定他了。 營寨的四野,曹操的大軍和荊州軍的廝殺還在繼續(xù)著,兩軍對陣的戰(zhàn)場遍布在營寨各處,天色雖然已經(jīng)有些昏暗,但放眼望去,還是能夠看見荊州軍大寨的柵欄和營寨前的土地上,到處都灑滿了鮮血,血紅色代表的,是不停倒下去的雙方士卒,猶如修羅場一樣的。 夏侯惇眼見劉琦親自來了,想要撤退,但劉琦卻不打算這么輕易的就放他走。 他要給這名‘曹軍的軟肋’好好上一堂生動的軍事課。 在今日這場大戰(zhàn)中,劉琦還有最后一張王牌沒有用出來。 那就是他身后的三千精騎。 關(guān)中一戰(zhàn)之后,劉琦所掌握的精騎數(shù)量,已經(jīng)達(dá)到了五千騎,雖然北方那些擁有良馬產(chǎn)出的巨富還是比不了,但五千騎兵的數(shù)量,已經(jīng)足矣算是一個大軍團了。 五千精騎中,有兩千騎兵在黃忠和太史慈的營中。 而剩下這三千騎兵,則是劉琦最后的底牌。 這底牌,劉琦一直保護的很好,隱秘的很好,不要說是北地諸侯,便是他荊州自己人中,不是軍方內(nèi)部人,也不清楚荊州眼下的精銳騎兵的具體數(shù)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