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徐福認真道:“若是能在廬江的陸氏,讓他們在廬江后方起事,這兩招并行不悖,定可使袁術退軍。” 劉琦站起身,在廳堂來來回回踱著步子。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件事了……廬江那邊,陸康的聲望雖然高,但想要策反他的后人并不容易,因為袁術也知曉陸康在廬江聲望甚隆,故攻破廬江之后,對陸氏全族皆以禮待之……陸康本人年紀大了,失了基業,乃是抑郁而亡,與袁術無干,如今陸康宗族在舒城遭袁術厚待,恐未必會反。” 劉琦之所以說陸家人不敢輕易反叛,是因為他是根據自家斥候所探聽到的情況所作出的分析判斷。 歷史上的陸康也是死在了與袁術的戰爭中,而碰巧也是今年,但與現在不同的是,歷史上的陸康堅持了兩年,方使廬江郡陷落,而在這場戰爭中,陸氏宗族百余人也因為戰爭和天災而折損了將近一半人。 在這時代,袁術因為并不是與陸康直接產生沖突,而是采用了假道滅虢之法,故而使得廬江郡能夠快速陷落,如今整個陸氏中人,都得到了袁術的善待。 陸氏的掌舵人目下應該是陸康的兒子陸俊,這個人在歷史上是隨朝的,但因為歷史車輪的改變,他反倒是留在了陸康身邊。 陸俊這個人,劉琦查過,軟善、懦弱,屬于誰逮都能捏兩下的那種人。 想要讓這樣的家主反叛袁術,好像有些困難。 徐福鄭重地道:“陸氏子弟剛剛經歷喪主之痛,且為首之人并非好強之人,不敢反叛袁術,也在情理之中,只是陸康在廬江郡聲望甚隆,不但得民心,更得人望,如今陸康手下諸多軍尉不得已而歸降袁術,想來心中并不服氣,若是能策反他們,以擁護陸氏后人為名,起兵于廬江,袁術焉能坐視不理?” 劉琦的腦海中,突然間閃過了一個人。 “陸康手下的人,福知曉一個,想推薦給使君,前往策反。” 劉琦笑道:“我手里有一個現成的人選,可謂勇謀兼備,智計無雙,他若是能在廬江煽動陸康手下之人,必成大事。” 徐福不想劉琦還未曾聽自己列名單,就一下子說出了一個自己人,奇道:“使君所言者是?” “劉曄,劉子揚。” 徐福瞇起了眼睛,道:“福聽說過此人聲名,只是使君與他相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