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典韋這才明白,為什么這段時間劉琦一直待在江陵,任憑六路兵馬開向荊州,也不管不顧。 現(xiàn)在他才開竅了。 不是不管不顧,而是要看用一種什么樣的方法去管。 面對十七八萬的敵人,中規(guī)中矩的回襄陽領(lǐng)兵,正面對敵,雖有霸者之風(fēng),但實則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莽夫做法。 真正的韜略,是在不經(jīng)意間,騙過所有人,然后在暗處使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用最小的損失去收獲最大的利益。 劉琦又吩咐荀攸道:“如今之事,我去江夏,速破袁術(shù)應(yīng)該是有能六成以上的勝算,雖然不能令其潰敗而走,但短時間讓他不敢向前,想來還是應(yīng)該能夠做到的,如今軍權(quán)已在我手,我這就作書一封,以兵符印于絹帛之上,勞公達(dá)前往甘寧、龐德、徐榮等人之處,讓他們起麾下之兵南下入荊南,雖然徐榮手中的兵少,不足矣打敗孫堅,但要將孫堅擋在益陽城外,應(yīng)該是不難的,只要他們能夠阻攔孫堅二十日,便足夠了?!? 荀攸點了點頭,然后又嘆了口氣,道:“可惜這三人,劉荊州不愿意用,若是能夠善用,皆足可鎮(zhèn)守一方?!? 劉琦笑道:“這事放在嚴(yán)君身上,其實也能夠理解,畢竟甘寧是一個背叛舊主之人,且昔日在蜀郡的名聲不好,龐德和徐榮,在父親眼中都是屬于亂賊麾下之人,焉能輕易任用?他畢竟還是愛惜羽毛的?!? 荀攸心中感慨,自思道: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更顯得劉使君你不同于常人了。 劉琦又道:“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還請公達(dá)先生能夠與甘寧等人一起,去一趟長沙。” “使君放心,此事保管在荀某身上?!? 典韋問劉琦道:“使君,那幾個代表劉荊州前來江陵的名士,當(dāng)如何處置,讓他們自己滾回襄陽么?” 劉琦的眼睛瞇了起來。 少許,方聽他一字一頓地道:“他們不用回去了,今夜讓他們跟我一起走,全部軍前聽用!” 典韋奇道:“若是他們不肯呢?” 劉琦微笑道:“典君,你麾下有三千荊武卒,難道連幾個儒生,都勸不動了么?” 典韋聞言,當(dāng)即恍然大悟。 跟上次勸蔡邕回襄陽,是一個套路啊。 他當(dāng)即領(lǐng)命前去準(zhǔn)備了,荀攸也向劉琦告辭,去收拾行囊。 此時的廳堂中,尚有法正和孟達(dá)二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