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不變應萬變,伯瑜啊,為父這次是真的拿出誠意了,你可莫在為難老夫了。 …… 江陵城的一處新建的學堂內,一眾蒙學坐在屋中,聽著上面的官學從事,教他們一句一句的背誦: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劉琦站在廳堂之外,和徐福并肩而立,看著里面的情形。 而如今,在里面充當從事,給孩子們講解千字文內容的人,正是石韜。 不是大材小用,而是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一定要從基層培養。 徐福站在劉琦的身邊,與他一同觀望著里面替孩子們上課的石韜,不由贊嘆道:“不想石兄竟這般合適的為人師者,真真讓人敬佩。” 劉琦看向徐福,道:“這《千字文》作為蒙學啟蒙之物,可還合適?” 徐福認真地點頭道:“確實在合適不過了。” 兩個人一同從院中往外跨出,來到門口,卻聽徐福突然對劉琦開口道:“六路兵馬來攻荊州,府君難道一點都不擔心。” 劉琦的腳步略微滯了滯,道:“荊州的兵,都是我一手帶出來的,校尉和別部司馬,很多人也都是我一手提拔的,他們的能力我清楚,至少短期內,荊州絕對穩的住。” “那長期呢?”徐福略有些擔心地道:“畢竟以一家之力而去擋六家之兵,還是太過困難了,無論如何也是打不贏的。” “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打。”劉琦無所謂的聳了聳肩,然后看向徐福:“若我重回戰場,你是想繼續留在這里,參與治政治學,還是與我一同前往前線,會一會天下英豪?” 徐福拱手道:“末吏自然是要追隨使君,到戰場上去搏上一搏的。” 劉琦微微一笑,沒有說話。 他嘴上沒有答應,但其笑容卻已經表面了他的心意。 兩個人來到了官學中的亭中,一面命人端上泡好的茶葉,兩個人一邊喝,一邊對目下的荊州諸事進行研究。 少時,卻見典韋來到了劉琦的面前,對劉琦道:“使君,張子信來了。” 表哥? 劉琦聞言一愣,接著笑了。 看來這是給老爹打前站來了。 不多時,卻見張允快步走入院落之中。 一看劉琦和徐福在亭子中喝茶,張允不由有些氣悶。 “伯瑜,你倒是自得其樂!”張允大步走上前,拿起案上的一盞茶,直接一飲而盡。 劉琦微笑道:“兄長不在襄陽鎮守,如何跑到我這里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