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蔡邕站在襄陽學宮的院落之中,看著里面的一派繁榮盛景,不由動容。 如今也算是赫赫有名的襄陽學宮,今日其盛景算是全都落入了蔡邕的眼眸之中。 雖然占地不小,卻不像是想象中的一般宏偉莊嚴,不過卻頗有韻味。 這沒有高大的圍墻,沒有金字的匾額,沒有鎮門的瑞獸,有的只是低矮的圍墻,普通的木門,樸素雕刻的木匾,字體遒勁有力。 而院落之中,一眾學子坐于原路之中,各個手持簡牘,安心攻讀,他們的上首有學宮中的儒師在場間來回巡視著,觀察著場內的情形。 場間的狀態可謂是一派祥和。 蔡邕站在院落之外,看著院中的情形,不由感慨地長嘆口氣。 自打雒陽太學被廢之后,他已經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場輝煌景了。 他呆愣楞地站在院門口半晌,然后長嘆口氣,喃喃道:“盛世學風,乃至于此。” 劉琦站在蔡邕身后,聞言不由向前靠了靠:“蔡中郎說什么?” 蔡邕聞言一愣,忙道:“沒什么,沒什么。” 劉琦微笑道:“嚴君公務繁忙,不能親自引蔡中郎參觀襄陽諸學,實是慚愧,故而只能讓劉琦前來引中郎前往各處學宮參觀,也請中郎多多指點,說些學宮建設的不足之處。” 蔡邕聞言急忙擺手道:“慚愧,慚愧……老夫如今不過是一白身之人,又豈好對襄陽學宮的建設指手畫腳。” 劉琦笑道:“蔡中郎過謙了,公乃前輩,亦是當時名儒,昔日熹平石經已為公主持碑刻!中郎實乃天下士子心中所敬仰的人物,若是連蔡中郎都沒有資格點評的話,那只怕這天下,就沒有人有資格點評了。” 劉琦這話讓蔡邕感覺十分受用,心中委實舒坦了不少。 對方既然這么捧自己,那蔡邕自然也不好意思拒絕,于是便答應了劉琦的邀請,與他一起參觀襄陽各處的官學和私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