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荀攸以為讓劉琦娶了個丑女,著實是讓自家的使君虧大了,有些對不住劉琦。 但只有劉琦心中明白,他娶的這個女人,百分之八九十是不丑的。 而且說不定,還會是個美女,所以劉琦現(xiàn)在是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 但這些話,劉琦可不能對荀攸說,他得在荀攸的心中留下一個‘英明神武’的偉岸形象。 畢竟,能找到一個讓外人看自己吃虧受苦,但實則自己還是白撿個漂亮女人的機會可不多了。 好不容易裝一次逼,得好好裝,裝出些效果來! 荀攸得令后,先行返回了南鄭,并安排荊州軍的探子,在南鄭軍中以及周邊諸縣散布一些關于任氏的事跡。 這種事對于荀攸等人來說,著實是手到擒來,因為這個時代的人,最擅長的就是這個,比后世人要擅長的多。 但凡是舉過孝廉的人,便都能明白這當中的貓膩。 漢朝的孝廉和郎官,基本都被世家門閥和經(jīng)學士家壟斷,但因為“孝廉”兩個字的特殊涵義,所以被舉孝廉者,一般都會去走郡署的關系之前,將自己‘忠孝’的名望在地方吹到極致。 但這個時代的人都很忙,且訊息傳送較慢,要真是一件一件事做,不知道哪年才能把名氣做起了……故而大部分舉孝廉都選擇走了捷徑。 那些‘感人肺腑’的事跡,實則都是士族門第或是世家大族利用手段和傳言將‘事跡’夸張化的展現(xiàn)于世間的。 說的好聽點叫宣傳光榮事跡,通俗點講就是找人替自己四處吹牛逼。 從古至今,睿智的當權者,都非常重視‘宣傳’‘喉舌’這些機構和部門培養(yǎng)與掌控……輿論這個東西,有的時候可能比手中的槍桿子還要重要。 劉琦從武都郡返回南鄭之后,先找了蔡琰,與她談了關于納任氏這件事。 …… 涼亭之中,蔡琰為劉琦浸泡香茗,一邊倒茶,一邊聽他詳細道來。 待敘述完一遍之后,劉琦隔著茶臺握住了蔡琰的手,道:“昭姬,此事你可莫要怪我。” 蔡琰被劉琦握住了手,想抽卻又抽不出來,臉色有些發(fā)紅,貝齒輕咬朱唇,道:“我怪你做什么?” 劉琦言道:“未曾給你一個說法,卻還要去納旁人入門,讓你受委屈了。” 蔡琰低聲道:“你肯這么對我說,那妾身就不覺得委屈,只是你我之間的事,卻不可這般草率,翌日還需你親自見過嚴君,對他曉之以情才是。” 劉琦淺淺笑道:“那是自然的,若是要納蔡大家進門,焉能不稟明蔡中郎?對了,那位盧夫人,你與她相處的如何?我看她最近倒是沒有騷擾于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