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文化上的事,毫無疑問也是荊楚中人做的最棒,當然這得歸功于劉表。 軍事上,隨著三年的發展,荊州軍事實力也達到了一個質的飛躍。 眼下還要逐步放眼于未來的,就是貨幣……或者說是流通物的事情。 隨著戰亂的逐漸增多,諸侯郡守的獨立性越強,地方政權與中央政權分割的時間變長,毫無疑問,中土的經濟生產力和貨幣問題,將會成為一個嚴君的政治經濟問題。 現在整個大漢十三州所流行的五銖錢,都是由漢朝政府統一衡量制定并發行維持全國的市場。 但這種情況還能維持多久? 王允和呂布等人,扶持劉協所建立的雒陽政權,雖然占有大義,但在對地方實際性的操控上,就等于是個空殼子。 戰爭時間變長,地方生產力減退,地方獨立性越強,貨幣在市場上擁有的主導力就越弱。 甚至有可能,日后一旦有某些諸侯稱帝,那他們所統治的區域,漢朝政府所流通發行的錢幣,就是廢物一個。 錢是好東西,但他終歸只是一個用來衡量價值的單位,若要保持一個區域的經濟繁盛不衰,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擁有能夠在各個勢力中都能夠流通并可以保值乃至于增值的硬性流通物。 未來的世界,運作著黃金和石油。 但很可惜,在這個時代,黃澄澄的金子和黑乎乎的石油,似乎沒有那么強的儲備性和流通性。 但是歷史上的三國給了劉琦一個提示。 在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神州中土大地上的人寧愿以物易物,也不愿意用貨幣來置換東西了。 在當時貧弱的蜀漢政權中,有一件東西作為硬通貨,硬生生的幫助蜀漢政權豎立起了一桿經濟標桿的大旗,那就是蜀錦。 ‘前后每得蜀錦,殊不相似,比適可訝,而鮮卑尚復不愛也。自吾所織如意虎頭連璧錦,亦有金薄蜀薄,來至洛邑,皆下惡,是為下工之物,虛名。’ 蜀錦的存在,使劉備用來剝削蜀地百姓的直百錢,已經可以控制住經濟,不至于貧弱的蜀漢政權在經濟上崩盤,蜀錦成為了劉備的‘準備金’。 有基于此,劉琦認為,他也有必要,開始在他的勢力范圍內,籌備一些能夠在全國都用的上的具有價值潛力的硬通貨。 茶葉和茶道乃是如此……白色的瓷器亦是如此…… 但是若要將這些東西在全國予以發行,僅靠荊楚的官方政權是完全不夠的。 在這件事上,劉琦必須要和一些類似與楊家擁有一定渠道的地方強族,進行合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