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琦臉上的青筋有些微跳。 “哪有三十……二十七歲的女人而已?!? “那和三旬有甚區(qū)別?這樣的女人,娶回去有甚滋味?那么大的年紀……” 劉琦心道這個歲數(shù)的女人的美妙滋味,你真是不懂…… 看伏完這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估計當年公主三十歲的時候,就早早跟他分居了說不定。 劉琦作揖道:“縱然蔡家女年紀大些,但對我情真意切,又有媒人,兩家聯(lián)姻之事,豈是虛談?說悔婚就悔婚的?再說諷公生前亦是名士,我劉家人悔婚,有辱名士品行,斷然不為?!? 伏完聞言皺起了眉頭:“伯瑜難道是擔心蔡家人刁難?這你放心,有天子詔書賜婚,他蔡家人敢怎么樣?” 敢怎么樣? 劉琦心下暗笑,你把小天子當個寶,人家可不管你那一套!現(xiàn)在的朝廷對于地方而言,除了名義之外,還有什么威懾力可言? 還瞧不起蔡家?當初荊楚的宗賊連新上任的刺史都敢劫殺,還怕你一份詔書? 劉琦拱手道:“不關蔡家的事,只是君子一言快馬一鞭,我山陽劉氏既答應了蔡家,娶他家的大齡之女,那就絕不能反悔,縱然是天姿國色,亦不能動搖我劉家人的信譽!”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劉琦不知道,他這番胡謅八扯的說辭,竟然是牽動了旁邊這個小姑娘的心弦。 伏壽。 東漢人的觀念和現(xiàn)代人有些不一樣,在東漢人眼中,十四五歲正是出嫁的大好年華,而二三旬的夫人都是老媽子級別的,跟妙齡女子完全沒有可比性。 殊不知,在后世人眼中,成熟的女人才是王道。 但在伏壽的概念里,類似蔡覓那樣二十七八的女人,劉琦之所以會答應娶她,完全是因為家族的逼迫,只要有機會能夠甩開那樣的老女人,男人一定不會拒絕。 而自己,十四歲的妙齡少女,容貌又清秀可人,且端莊秀麗,出身又好,像是自己這樣的女子,想要碾壓一個二十七八的到老女人,根本想都不用想。 在伏壽看來,那個沒見過面的蔡覓,跟自己完全沒有可比性。 但是劉琦的態(tài)度,卻讓伏壽大為吃驚。 跟自己完全想的不一樣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