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此刻,不論劉琦的話和行為是否發自真心,但他的話確實暖了龐德。 或許劉琦前番將龐德推上都護之位,是有一些用計策反的嫌疑,但在龐德指明了之后,劉琦能夠當著他的面主動認錯,并進行反思,這一點就遠非諸多上位者所能及。 一個成年人犯錯之后,肯主動承認錯誤的非常之少,大多數都是為了面子死不認賬,不肯低頭認錯。 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像劉琦這樣的上位者。 僅僅是此一項,就讓龐德對劉琦發自內心的感到佩服。 更何況,龐德忠義是忠義,但忠義的人不是傻子,看不出誰優誰劣,誰對自己推崇,誰不拿自己當回事。 劉琦謀算自己,那也是因為他認可自己,覺得自己是可用之才,而且以他的身份而言——身為名士劉表之后、一方重鎮、漢室宗親,肯如此屈尊對待自己,龐德想想都覺得虧欠劉琦。 反觀馬超這一個叛賊之后,卻是爭強好勝,性情剛烈暴躁,且與手下爭功,當眾駁自己的面子,屢次與自己發生爭吵。 馬超是勇武雄烈,有猛將之姿,但他的秉性太孤高,容不得人比他強,而且他的性情也真是太過涼薄了。 這一次追擊董卓事敗后,馬超等人聯名向馬騰和韓遂做書,細數龐德之失。 他們竟是將追擊董卓的罪責都歸到了他龐德的身上。 雖然馬騰沒有對龐德進行追究,但他并沒有撫慰龐德,很顯然,是對于馬超等人的諫言默認了。 雖然龐德沒有任何損失,但他心里過不去這道坎。 說實話,他委屈。 他在叛軍營中,不求前程不求官爵,這些東西說實話,馬騰根本就給不了他。 但如今他連一個公平的待遇都已經沒有了么? 這是當然的,就算馬騰知道他龐德沒錯,他也不能駁斥他初出茅廬的兒子。 因為馬超才是他基業的繼承人,他要替馬超樹立軍威。 龐德接過了劉琦遞送過來的酒,虎目中不知覺竟然有些濕潤,鼻中亦有些酸意。 不過他終歸是西北出身的血性漢子,如何能輕易將自己軟弱的一面示弱于人。 他極力的找回自己的狀態,然后端起酒爵,向著劉琦舉起,道:“多謝劉益州!” 劉琦亦是舉起酒爵,暢飲而盡。 兩人就這么一爵接著一爵的喝,龐德不說,劉琦也不問他。 就這么喝了一會之后,龐德因為飲的太快,醉了。 劉琦的酒量則是遠超龐德的想象。 他陪著龐德將酒全喝了之后,居然只是略有微醺,絲毫沒有失態的表現。 他的酒量到底如何不好說,反正是比龐德能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