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協詢問的態度很誠懇,他的行為謙恭,語氣柔和,雖然其年紀尚幼,但很難想象一個皇帝居然可以對臣子做到這種程度。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禮賢下士了,著實是謙遜的不能再謙遜。 劉琦感慨地嘆了口氣,隨后對著劉協作揖道:“陛下吃飽了么?有些事不急于一時,等陛下用好了膳,臣再為陛下籌謀不遲。” 若是換成成年人,哪里還有心情吃飯?但劉協畢竟還只是個孩子,就算他再老成,但骨子里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 “好,那就等皇兄稍等片刻,待朕將肉吃完的。” 劉琦聞言笑了,點頭道:“好。” 等到劉協用過了飯,劉琦便命人將皮圖拿到帳內懸掛,然后敕令其他人出去。 “如今袁紹和曹操皆在關中,他們雖然名義上是漢臣,但皆梟雄之輩,他們二人皆出自門閥,族中資源甚多,如今又各霸一方,雖暫時看不出不臣之心,但若說他們甘于為陛下奉獻,一心為了朝廷,臣卻是不信的,臣擔心的就是陛下若是跟臣去了荊州,袁紹和曹操為自身利益計,必不能相容,屆時臣與陛下都會面臨危險,所以為今之計,陛下只有在雒陽從新立朝,與二人在場面上方才說得過去,而且雒陽離近二人的地盤,他們心中多少還會放心,但若是陛下遠去荊州,只怕……” 說到這,劉琦看向劉協:“臣也想帶陛下回荊州,只是如此行事,實在太險,為陛下安全考慮,臣只能與陛下保持些距離。” 劉協雖然是個孩子,但還是頗明事理的。 且他的思維還算是敏捷,聽劉琦一番講述后,他深知劉琦此言有理,道:“朕心雖有所不甘,但這世道不好,有不臣之心者實在太多,朕也只能如此了。” 劉琦拱手道:“陛下放心,如今關東諸事未定,青州有公孫瓚,幽州有大司馬和劉玄德,皆是袁本初強敵,而徐州的陶謙和淮南的袁術,亦是對兗州虎視眈眈,袁曹二人不敢在關中久留,只要陛下回返雒陽,他們見西方無事,便會暫時撤去,數年之內想來還不會對陛下動手。” 劉協嘆息道:“可嘆君臣并非一心,皆需這般算計。” 劉琦認真地道:“陛下,回返雒陽后,臥薪嘗膽,好生積蓄力量,待日后天下有變之時,再行籌謀不遲。” 劉協瞇著眼睛,仔細地盯著那副地圖,幽幽道:“只是雒陽之地,皆在諸多勢力正中,朕在這里當真能成大事么?” 劉琦認真地道:“陛下請看……雒陽地勢居中,群山拱戴,自光武起便有兩百年之基業,我大漢從龍之臣昔日盡在于此,此地王氣興盛,便于執掌天下,更兼有王司徒和呂布為陛下輔臣,陛下只需勵精圖治幾年,日后定可成就豐功偉業。” 說到這,劉琦又道:“臣目下屯兵于新野,不需多久便可攻克宛城,替陛下全據南陽郡,拿下宛城之日,臣與陛下便是近鄰……雒陽距離宛城,最近的道路大概有一百五十余里,若是用騎軍急行,足可朝發夕至,便是大隊人馬,三五日內,也足可抵達,臣雖不在陛下身邊,但卻足可隨時興兵保護陛下周全,陛下盡管放心就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