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儒看見王允從呂布的身后閃了出來,頓時變的臉色煞白。 他乃是智謀聰慧之士,看見王允出現,頃刻間就能想明白了怎么回事。 王允身為朝廷中的司徒,是前番在長安城鼓動天子和諸位朝臣棄城而走的主要人物……他既然能夠現在串通呂布,那就說明這兩人的勾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定然是早有預謀。 那眼下這般局勢,該怎么辦?何解? 李儒腦袋上的汗順著臉頰開始向下流淌。 憑心而論他對董卓并沒有什么過多的忠貞,也不想為了董卓而死,他當初投效董卓,也不過是為了一時之富貴而已……說白了他就是個投機商。 《三國演義》中把李儒說成了董卓的女婿,但事實上李儒跟董卓一點關系都沒有,他是在董卓入京之后才投靠他的,在此之前,左馮翊出身的李儒是雒陽太學的五經博士,后來又成為了弘農王劉協的郎中令,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經學子弟出身。 而且能夠擔當博士的人,非得是通曉古今、熟讀經史的人才能擔當不可,更重要的,還得是今文派的人,畢竟那可是天下最高學府太學的教授,負責傳經給天下最優秀的太學生的人物,必須要慎重擇選。 這也是董卓重用李儒的一個重要原因,畢竟能是‘大漢朝唯一一所985高校’的骨干,能來投奔董卓,實在是他老董家燒了高香了。 但也正因為如此,說明李儒投靠董卓屬于投機,三年的短暫主從,注定他不可能是那種真心為董卓效死力的。 “司徒饒命,李某知罪了!”在王允出現的一瞬間,李儒的大腦便飛速運轉,最后做出了向他求饒,也是最正確的決定。 王允走到李儒的面前,上下打量了他好一會,長長地嘆了口氣。 然后老王突然出手,一巴掌扇到了李儒的臉上。 這一耳光的力道極大,發出“啪”的一聲脆響,抽的李儒暈頭轉向,半晌都沒反應過勁來。 “李文優,你也是飽學之士,經門之后,你李家一門在左馮翊也算是今學派的名門了,可你呢?不思報國,好好的五經博士不當,郎中令也不做,偏偏要給董卓那樣的武夫當劊子手,逼死弘農王!如今太學被毀,學風不存,你李家一門的聲望算是徹底的毀在你的手里了!” 李儒咬了咬牙,道:“司徒,李某知道身負重罪,死則當然,只是我身為今文學子,卻眼見古文學派大興于世,子弟遍于朝野,至使經不成經,學不成學……似這般的學風,太學還存個什么世,莫如壞了。” “哼哼……”王允冷笑一聲,突然抬手,又一巴掌扇在李儒另一側的臉頰上,打的他嘴角流血。 王允臉上則是露出了幾分譏諷的表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