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閻行麾下的使者,再一次悄悄的攜帶著書信,從陳倉的大營以探查為名而走——在詭秘的夜色下,暗中潛往了董卓在渭河之東的軍營。 時值深夜,年邁的董卓早已經睡下,但在得到了巡哨稱捉到一名要見他的細作之后,還是急忙起身,絲毫不顧困倦。 他并未披甲,而是穿著內衫,命人點好油燈,大馬金刀的坐在帳內的首位上,等著那名使者。 少時,那人在西涼兵的看押下進了帥帳,見禮之后便將書信遞給了董卓。 董卓拆開書信,只是看了不幾行,便眉頭皺起,頗有惱怒之色。 字體,還有字里行間的行文,包括那臭不要臉的要求——跟董卓印象中的韓遂一模一樣,以至于他根本就沒有懷疑這書信不是出自韓遂的手筆。 “不但是要四征將軍之位,還要涼州牧,允吾縣侯?呵呵,好大的胃口。” 念叨罷了,董卓抬頭看向那使者,氣道:“你家韓將軍臨行之時可對你說了,若是老夫不答應,他又待怎樣?” 那前來送信的人回答的倒是誠實:“此信非韓公親自予我,乃是閻帥命我帶往此處,親手交予相國,至于相國答不答應,這就不是我所能猜度的了。” 董卓瞇起眼睛沉思半晌,方道:“回去告訴韓遂,涼州牧和侯爵之位,他想都不要想,老夫不會給他的!該是他的,自然是他的,不該是他的東西,一樣他都拿不去,若是想要……靠功績來換,老夫許他四征將軍之位,已是天賜的恩惠,當他莫不知足!答應了,詔書立刻就下!若是不應,那老夫和他便沒甚好談的了。” 那使者倒也是乖巧,點頭連連稱是。 董卓又道:“老夫書信一封,你轉交給閻行,讓他想辦法送于韓遂,盡早做決定,老夫可不能這般無休止的等下去!” 說罷,隨即命人研墨取筆,再次給韓遂書寫了一封。 …… 等董卓的書信到了劉琦手上的時候,他就知道火候已經差不多了。 這封信不必再給韓遂回復,只要讓韓遂和馬騰在后方眼巴巴的空等就可以了。 那兩個貪狼在得到董卓的回復前,絕不會輕舉妄動。 至于董卓這邊,自己只要算好日子,直接讓馬玄回書信一封給他,答應他的條件,然后再引誘董卓出兵就可以了。 這布局算是初具雛形。 接下來,便是安排各部整備兵馬,認真操練,準備等候一場不知道何時就會突至的大戰。 又過了三天,荊州軍的斥候給劉琦帶回了消息,說是西華山的王允和伏完與前去與他們接洽的荊州細作一起扮做難民西遷,目下已經接近了渭水的營地……為了防備被董卓軍的巡哨撞上,細作請劉琦速速派兵接應。 兩名朝臣親自扮做流民前來,劉琦自然不會視之不理,他當下便命甘寧率領白騎從陳倉急速而出,去接應王允和伏完。 甘寧不負眾望,辰時末出發,申時初刻便將王允和伏完兩個人帶了回來。 兩位重臣到了這兒,劉琦自然是要親自迎接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