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眾人的目光,全都隨著劉琦的話而轉移到了龐德的身上。 那目光中充斥著迷茫,不解,疑惑,嫉妒……隱隱中甚至有幾分幸災樂禍。 龐德顯然沒有想到劉琦會點到他的名字,滿面驚愕。 他疑惑地從人群中走了出來,試探著對劉琦言道:“劉府君適才所言者是末吏么?” 劉琦肯定地額首道:“眼下大敵當前,咱們也不要客套,我且直說了吧……適才馬少郎君與閻兄率兵與呂布交手,棋差一招被呂布的錐形陣擊破,我在城墻上看的很清楚……當時兩位要撤兵時,呂布變陣派了張遼從側面意圖夾擊,對方一旦得逞,怕是二位未必能囫圇著回到這里,幸虧令明看出對方的意圖,阻截并州偏師,方不至使我軍被敵軍擊潰。” 說罷,劉琦環顧眾人,道:“這一點想必在場的眾人都沒有什么意見吧?” 劉琦說的很中肯,也確實是事實,在場的這些羌帥和豪帥沒有一個人是睜眼瞎,他們自然能將適才的情況看的通透。 “劉某認為,龐令名是有眼光的人,也是能夠臨機做出正確決斷的人,諸位當中可能是有和他一樣的人,但是眼下我們沒有時間挨個對每個人的本領進行考評,還請諸公勿怪。” 說罷,劉琦著看向馬超,問道:“聽聞少郎君乃是伏波之后,豪雄之子,想來定是胸襟寬廣,為了大局,少郎君應不會有什么異議吧?” 馬超此刻的心情非常不舒服。 他本來就是極為高傲之人,年輕氣盛,自詡馬術無敵,龐德乃是他父親的下屬,本來應當是為自己為尊,可如今劉琦三言兩語之間,竟然是讓包括他在內的一眾人都要臨陣聽從龐德指揮! 試問馬超如何能甘心? 但偏偏劉琦的唇舌之功頗為厲害,且是將事情夸張化,把問題捧到了道德高度的層面。 馬超此刻若是不答應,那毫無疑問,就是不識大體,不顧大局,自私自利之輩。 年輕氣盛歸年輕氣盛,但馬超還不至于在眾目睽睽之下做混賬事。 他表情僵硬,干巴巴地沖著劉琦一拱手,道:“大局要緊,超自愿服從調遣。” 劉琦轉頭看向龐德:“如此,還請令明擔此重任。” 龐德雖然出身于涼州邊郡,卻好歹也是一方俊杰人物,知曉進退,他猶豫地道:“府君,末吏年輕識淺,恐不堪大任。” “現在不是你謙虛的時候,呂布已經快要打到陳倉門口了,難道在這種時刻,你還要計較什么身份地位?連馬少郎君都已以大局為重,你還有什么可扭捏的?西涼男兒,血性何在!” 劉琦的話觸碰到了一個西涼武人內心中敏感的神經。 西州豪雄,豈能容忍旁人將他們說成沒有血性的腐儒之輩? “既如此!末吏愿意一試,某有一法,或許可破敵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