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法正聞言奇道:“那馬超和閻行雖然不敵呂布,但我觀其能,似也不必常人,假以時日,這兩個人日后必成大器。” 劉琦笑道:“他們兩個再是了得,也是他人子侄兒之輩,與我無干,不過這個龐德這般年輕,就投入叛軍陣營,未免太過可惜……不知可有什么辦法,能讓他轉投到我的麾下?” 法正聽了劉琦的話,便轉頭看向劉琦,發現他的眼眸中,望著東面戰場中龐德所在的方向,似是在隱隱的發著亮光。 看起來,府君對于這個涼州的龐德,頗有些青睞之意。 法正靜靜地觀望著遠處戰場,沉思了一會道:“這天下英才,其實無外乎分為三種,若想收之入甕,則需用不同的方法!” 法正這個人,最讓劉琦喜歡的一點,就是每次問他問題的時候,他不論能不能夠解決,都會給你幾條路個去選,讓劉琦自己進行鑒別。 要做到他這樣,非得是要有足夠的情感和敏捷的思維,同時亦要通曉世間人情事理,缺少一樣怕是都不行。 “孝直且說說,是哪三種?” 法正笑道:“第一種,便是門閥與豪強家族,多以家族利益與其本人之利而行事,一般若是要收服這樣的人,首要便在于收其家族,與情誼無關。” “第二種呢?” “士族英才,這類人多恃才傲物,眼界頗高,看重前程,非得是憑府君個人能力或禮賢下士之姿,才能誘其入甕……不瞞府君,法某亦屬這類人中。” “你倒是不太謙虛。”劉琦微笑道。 “至于第三類,可以歸納為邊功武人或是游俠義士,這一類人,若是在清平之時,只怕是一輩子也出不了頭,但在這亂世,天下紛亂爭戰不休倒是能夠成全他們,但他們身后沒有家族支撐,又非儒林中人,這天下郡守有一半以上都是官閥出身,他們若是想被重用,只怕是難上加難的。” 劉琦轉頭看向法正,挑了挑眉:“孝直的意思,是龐德屬于第三種人?” “不錯,不然他也不會投身于叛軍之中。” 劉琦微笑道:“你光說了他是哪種人,卻沒有說該用什么樣的方法招攬他?” 法正笑道:“府君麾下,也并不缺乏這種人……典君身為府君的護衛,有萬夫不當之勇,現如今也是諸郡聞名,可若是沒有府君看重,以情誼相待,恐典君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就。” 劉琦搖了搖頭,道:“你這話有幾分是對的,但也并不全對。” 法正聞言詫異道:“末吏哪里說的不對,還請府君指教?” 劉琦瞇起眼睛,道:“今日早晨,伯常已經將調查得知關于馬超,閻行,龐德三人的履歷告知我了,事實上,那龐德根本就不是你口中所言的第三種人,他亦屬本土大族中人,董卓入京之后,他曾任州從事之職,只是后來族中生便,故只能從賊。” “他還任過涼州從事之職?”法正聞言,頗為驚異地道:“從事之職,非本土大族中人而不能任……” “不錯,據打探,但在涼州這地方倒也是特例,他狟道龐家雖非世代羌族,但卻因涼州事多,羌族頻頻反,屢屢欺殺諸縣良善之人,郡國之兵自顧尚且不暇,又如何能管得了各郡的普通黎民?” 法正道:“此事我知曉,因此便有許多縣城家族自主百姓為義軍,固守縣城抵擋叛羌。” 這話說的很客氣,說什么義軍云云,但實際上不過就是借一種油頭組成屬于自己的武裝勢力。 中原也多有這樣的情況,不過能夠做成這些事的大多皆是有田地有私士的豪強。 像是龐家沒有什么根基,卻能以武起事的,多數還是處于幽,涼這種邊郡之地。 “龐家以武起事,成了地方勢力,而后龐德本人更是因為善戰被刺史征辟為從事,對他來說,這可謂是大好機緣,如何會輕易從了馬騰叛軍?” 劉琦微笑道:“龐家可不是只有龐德一人,據說龐德之所以投了馬騰,還是因為其兄龐柔舉族從之,龐德不得已,只能被迫相隨了……呵呵,他這個兄長倒還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我若是龐德,非恨死這個兄長不可。” 法正啞然失笑道:“這等事,怕也是只有涼州人能做的出來。”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劉琦身邊的許鄲突然喊道:“府君,呂布的兵馬已經攻至我軍的陣地了!” 劉琦的嘴角勾起了一絲微笑:“來的好,正好借此良機,讓咱們的那些盟友,看看我荊楚之兵的實力。” 第(3/3)頁